中國照明學會秘書長竇林平——中國LED產業將在國際市場發揮更大能量
LED進入照明后,對整個照明市場產生了劇烈沖擊:企業數量過多,價格混亂,競爭異常慘烈,以往在品牌、技術研發以及市場上占據優勢地位的國際大廠已難以適應國內LED照明市場的競爭形勢,而國內眾多擁有高性價比、質量優勝產品的企業進入國際市場并日益占據市場的主導權。此時選擇急流勇退,不失為明智之舉。
在歐美有一些燈具廠,它們的總體規模雖然做得不大,但是非常精專,渠道網絡深厚,在以往國內企業很難攻破這種壁壘。而到了LED照明時代,它們由于LED發展變化節奏太快而產生經營上的困難,在競爭中漸處下風,這也就為國內LED企業帶來了更多在國際舞臺上拓展的機會和空間。據了解,國內部分優秀企業的LED照明產品性價比高,價格低,但品質并不差。在LED方面,我們畢竟提前了10年進行研究。
目前,國內LED照明的基礎研究還不夠。因相關性能指標不統一,電器設計師選型困難,LED產品更多應用于替換,新建建筑上卻很難采用。很多企業迫于生存壓力,無法專注地進行產品研發和創新,只能被動地進行模仿。希望業內同仁一起努力改變這種窘境,讓中國的LED產業在國際市場上發揮更大能量。
中國照明學會半導體照明技術與應用專業委員會唐國慶——誰都有機會,誰都有風險
這兩天,歐司朗控股出售佛山照明股份一事頗受業內關注,對此,我的看法是:
1.在以LED為主的照明新時代里,世界的品牌格局正在悄然變化,跨國巨頭主宰世界已成為歷史。LED改變著照明產品的形態、特性,擁有無限的創新應用空間,消費需求也變得越來越多樣化、個性化,這就意味著未來企業將基于細分市場、甚至是微分市場來進行產品研發制造,整個市場變得復雜多變了,因此,各種體量的企業都可以找到自己的生存和發展空間。
2.歐司朗控股將賣掉佛山照明股份,業內還有傳言稱德國歐司朗將賣掉通用照明業務,這是正常的市場行為。作為綿延上百年的企業,歐司朗已歷經無數次產業變革和市場風浪,會根據行業的盈利現狀以及自身發展需求進行業務調整,放棄了通用照明這塊蛋糕,還有其它更多的盈利可能。例如,汽車和特種照明都是利潤比較高的細分市場。
3.廣東省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先是買進了國星光電股份,現在又成為佛山照明的第一大股東,這符合其布局LED產業的需求。國星做封裝,佛照做光源及成品燈具,有利于進行產業鏈整合。
4.在LED時代,誰都有機會,誰也都有風險。就算你是國際大廠,但如果跟不上節奏也只能賣掉。同時,在LED時代,企業的心態要放寬,整合與被整合,都是光榮的,只要能夠雙方共贏,就應該多進行合作、整合,不要覺得被整合是一件羞恥的事情,畢竟,商業社會,能實實在在賺到錢是王道。
5.中國LED企業應該把目光放寬,趁勢而為,在國際市場上有更多作為。
茂碩電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施偉力——LED利潤冰點,外資轉讓避風險,上市公司尋求政策支持
目前,LED價格戰激烈,利潤已到冰點,歐司朗控股以26多億元的價格賣掉佛山照明股份,是很現實、也很劃算的一筆買賣。歐司朗自身布局的是特種照明市場,早就策劃設立昆山特種照明制造基地并已宣布成立。聯系此前飛利浦的舉動,種種跡象表明:國際照明大公司紛紛將低利潤的部門出售轉讓,大大降低自身風險。
而從這一事件我們也可以看到:近階段上市公司都想向大國有資本靠攏,如三安光電,現在又有佛山照明,這說明在當今經濟環境下,國內上市公司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扶持,這有利于公司生存發展,與行業本身關系并不大。
這幾天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新聞,北京一家公司稱研發出一種節能燈片,它將激光所采用的釔鋁石榴石、藍寶石分析培育后合成作為制作二極管的原材料,這種材料曾被作為鉆石的代用品,其熔點、硬度、通透性、反光性都比較高,省電程度是熒光燈的10倍、LED的6倍。以小見大,這說明新的材料、新的技術不斷出現,LED也只是照明產業發展歷程中的一個階段而已。技術在變,市場在變,企業也應做好快速應對的準備。
浙江和惠照明副總裁丁建華——買賣容易,轉型不易
近年來,LED價格混戰,利潤已經薄如刀刃,歐司朗控股在此時剝離佛山照明的業務,既符合其聚焦特種照明和汽車照明的戰略規劃,又在品牌價值較高時賣了個好價錢,是一種很現實的做法。
從上市公司報表看,佛山照明在向LED轉型的過程中利潤下滑,預計今年下半年LED價格將進一步下降,廣晟投資此時購進佛山照明是一個燙手的山芋。目前,佛山照明正處于轉型時期,廣晟投資能否主導佛山照明的轉型,以及有效整合國星光電和佛山照明的產業鏈優勢,尚有待觀察。
深圳澎潤創新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潘汝榮——收購后如何管理外資成國內企業新課題
廣晟投資收購歐司朗控股所有的100%佛山照明股份以及飛樂音響打算收購德國歐司朗照明業務,站在行業角度是一個很好的信號,這說明資本市場以及大企業非常看好LED照明產業的發展,愿意在這一塊進行大手筆投入,也說明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國內企業在全球經濟競爭中展現更為強勢的力量和主動性。
進入LED照明時代,飛利浦、歐司朗燈國際大廠的市場占有率明顯下降,無法與國內眾多的LED企業進行價格競爭,趁著品牌溢價還比較高的時候趕緊賣出去。這也說明以往單純靠賣燈就能生存下去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走向國際市場,在這點上,錢不是問題,中國有錢的企業很多,但一個比較現實的問題擺在面前:那就是國內企業普遍缺乏專業的海外市場管理團隊以及投資管理能力。如果是單純的股權買賣還好,但要以股東身份對外國公司進行直接的管理就存在比較大的難度。跨國企業運作海外市場通常是派一兩個高管,然后進行本土化團隊運作,而國內企業能承擔這種重任的高端專業人才是非常稀少的。如果收購了還是用國內企業的運營思維,派團隊入駐管理,那是沒有意義也不現實的。
廣州市粵志照明電器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沃仁——新的巨頭或將誕生
廣晟投資收購歐司朗控股的佛山照明股份,是一件好事,畢竟比起以前國內優質的企業資產被賣給外資有了進步。歐司朗想賣掉照明業務,先處理佛山照明等關聯交易,是必經的一步;對于佛山照明來說,有了廣晟的國資背景和資金,也有助于其實力的進一步提升。
廣晟投資頻頻出手LED業務,先是國星光電,現在又是佛山照明,其意欲何為也值得玩味。從目前來,廣晟投資是先做量(下一步會否收購其他LED企業還有很大想象空間),再做整合、優化、嬗變,這或許意味著:一個新的巨頭即將產生了,玩照明的也不再只是原來圈子里的這幫人了。
- END -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