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家居行業的高管流動已成為不可忽視的常態,而2025年這一現象再度升級。據行業不完全統計,僅2025年第一季度,已有超過30家上市家居企業發布高管變動公告,涉及董事長、總經理、財務總監等核心崗位,離職率同比攀升15%。這一波動蕩既延續了過去三年的“換血潮”,也因市場環境、戰略轉型、代際交替等新因素疊加,呈現出更復雜的行業圖景。
一、存量博弈下的業績焦慮:流動潮的底層邏輯
自2022年家居行業進入存量競爭階段后,市場增速放緩與企業業績承壓成為高管流動的主因。2025年數據顯示,頭部企業中超60%的營收同比下滑,例如志邦家居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降幅達30%以上,美克家居連續虧損擴大至1.65億元,友邦吊頂現金流同比縮水超200%。職業經理人背負的KPI壓力與業績兌現難度形成矛盾,最終導致“離職換帥”成為企業短期提振信心的策略。
與此同時,IPO寒潮加劇了高管預期落差。2023年泛家居企業IPO通過率不足10%,2025年仍有超20家企業處于中止或撤回狀態。部分高管因企業上市無望選擇離場,如某定制家居企業CFO在財報溝通會上直言:“資本化路徑受阻后,個人職業規劃需要重新調整。”
二、戰略轉型期的組織震蕩:從渠道變革到管理迭代
行業轉型壓力直接反映在管理層架構調整上。2025年,智能家居、整裝大家居、跨境業務等新賽道成為企業戰略重心,但傳統業務與新興模式之間的資源爭奪加劇了內部矛盾。例如,貝殼整裝事業線CEO徐萬剛上任后,迅速整合供應鏈并推行扁平化管理,原線下渠道負責人因理念沖突離職。類似案例在顧家家居、歐派等企業中頻現,凸顯了新舊戰略交替期的陣痛。
此外,數字化與智能化轉型對高管能力提出新要求。某上市企業人力資源總監透露:“2025年高管招聘中,具備數據化運營經驗或跨界資源整合能力者占比超70%,而傳統渠道管理背景的高管淘汰率顯著上升。”
三、代際交替與權力重構:家族企業的傳承之困
家居行業作為典型的“草根創業”領域,創始人年齡普遍集中在55-65歲,代際接班潮在2025年進入高峰期。據統計,約40%的家族企業已完成或啟動二代接班計劃,但權力過渡期的管理沖突頻發。例如,某地板品牌創始人之子接任CEO后,核心營銷團隊因戰略分歧集體離職]。部分企業選擇引入職業經理人作為過渡,但“空降高管”與家族成員的磨合問題依然突出,如菲林格爾董事呂嘯在二代接班后半年內辭職]。
四、門窗行業成“人才洼地”:流動潮中的新去向
與離職潮相伴的,是門窗行業對高管人才的吸納能力顯著增強。2025年,門窗市場以12%的增速領跑家居細分領域,吸引大量定制、軟體行業高管跨界涌入。例如,原歐派工程事業部負責人轉投某門窗品牌擔任總裁,原敏華控股副總裁加盟億合門窗僅3個月即引發行業關注]。然而,跨界高管面臨的“水土不服”問題同樣突出:管理模式差異、渠道體系重構、產品周期差異等均成為離職誘因,某明星經理人在門窗企業的平均任期不足8個月]。
五、常態化流動下的行業重塑:挑戰與機遇并存
高管流動潮的持續,倒逼家居企業重構人才戰略。2025年,頭部企業通過“內部培養+外部引進”雙軌制穩定團隊,如歐派重啟“精英計劃”儲備中層管理者,居然之家推行股權激勵綁定核心高管]。另一方面,職業經理人群體也在調整定位,從單一業績導向轉向“戰略協同者”角色,例如某離職高管聯合創辦家居數字化服務公司,為行業提供第三方解決方案]。
從長遠看,高管流動或將成為家居行業轉型升級的催化劑。企業通過管理層更迭引入新思維、新技術,而人才跨領域流動則加速了行業資源整合與模式創新。正如某行業分析師所言:“動蕩背后是行業從粗放擴張轉向精細化運營的必經之路。”
結語
2025年的高管離職潮,既是家居行業存量競爭、戰略轉型的縮影,也揭示了傳統制造業在數字化與代際交替中的深層挑戰。未來,如何構建更具彈性的人才機制、平衡短期業績與長期戰略,將成為企業突圍的關鍵。而這場流動潮的終局,或將決定家居行業下一個十年的競爭格局。
- END -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