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董亞峰從宿州輕工學校電器自動化專業畢業后來到雷鳴科化公司,成了車間一名機電技術人員,面對飛速運轉的機電設備和熱火朝天的勞動場面,董亞峰被深深地觸動了,他下定決心要把所學的理論知識融入到具體工作中去。為了熟悉業務,他和工友們一道,早班連著中班干,工作不分上班下班,車間的每個角落都留下了董亞峰忙碌的身影。功夫不負有心人,很快,董亞峰在一起分配來的工友中脫穎而出,成為技術上的“能人”。隨著技能的提高,董亞峰更忙了,只要機電設備出現了故障,大家總是第一個想到他。用車間領導的話說,董工技術好,他在現場我們放心。
義務維修家電
今年5月份的一個中班,車間TPT裝藥機突然出現故障,導致其無法啟動,車間立刻處于癱瘓狀態,面對大好的銷售旺季,時間就是效益,耽誤不得。上早班剛回到家的董亞峰還沒有吃飯,就接到了車間領導打來的緊急電話。事故就命令,董亞峰顧不上吃飯,又匆匆忙忙從10余公里外的家里趕到事故現場。經查,原來是TPT裝藥拉膜電機線路繞組絕緣損壞導致故障。從發現問題到故障排除,董亞峰前后用時不足15分鐘,為生產贏得了寶貴時間。多年來,類似這樣的突然加班,董亞峰也記不清有多少次了,他沒有雙休日的概念,把心思一心撲在車間里。有人為董亞峰估算了一下,他每年處理應急任務最少在40次以上,義務加班100多個。
談到技術改進和創新,董亞峰總是喜形于色,如數家珍。工作20多年來,董亞峰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技術改進和技術創新工作中。他圍繞乳化炸藥生產線想辦法、動腦筋,先后完成了《皮帶機防殉爆電控系統安全裝置》、《基質螺桿泵聯軸器進藥的安全隱患》、《乳化炸藥監測儀表顯示精準》、《上膜機糾偏伺服系統》、《提高平面型關節手抓取裝箱機效率》、《上卡機的機電技術改進》等100多項創新成果,節支增效上千萬元。混裝車技術是近年來新型的經濟增長點,由于是新的技術、新的工藝,行業各廠家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在混裝車運行的過程中,董亞峰很快發現了設備經常出現故障的原因,他和工友們一道大膽地對混裝車電控系統進行技術改造,改造后,大大降低了電控系統的故障率,提高了生產效率,僅此一項,每年可節約資金50多萬元。
董亞峰是個熱心人,工友們誰家家用電器出了問題,他總是熱心幫助,義務為大家維修電器,熟悉他的人都親切地喊他“雷粉”。今年3月的一天,一位職工找到董亞峰,請求修理一臺電器,這位職工曾找過廠家和電器維修店,因設備不常見和時間久遠,廠家和維修點都表示修不好。董亞峰查閱了大量的資料,認真地思考著解決問題的辦法,憑著過硬的技術和耐心,最終修好了這臺電器。這位職工感激萬分,并拿出錢表示感謝,董亞峰婉言謝絕了這位職工的心意。多年來,董亞峰總是樂意為大伙義務維修家電,他始終恪守著“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信條,這也為他贏得尊重,獲取快樂增添了光彩。
更多資訊、請關注中國品牌榜-http://www.ivpznte.cn/ 歡迎轉載和分享!
- END -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