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劉權輝,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紅釉彩瓷燒制技藝”傳承人。現任深圳國瓷永豐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深圳市第六屆人大代表
中國陶瓷產業發展迎來新節點
對于國瓷永豐源,2018年的目標是銷售額翻番,2019年再翻番。劉權輝看來,以陶瓷為代表的中國文化產業將迎來發展新節點。十八大開始,從國家提出供給制改革,到提出加大知識產權的監管力度,都是對實體企業重大利好的政策支持。改革開放前20年,中國從無規矩無技術無創新能力,到現在逐漸強大,優勢回歸,目前正是到了重新建立中國文化自信的時機。因此,代表中國文化傳承的陶瓷、茶葉和絲綢將迎來順勢發展,這同時也代表中國文化藝術、儀式感的榮耀回歸。
圖為:新華社客戶端2018年兩會訪談現場
創新是傳承的最好孝道
國瓷永豐源發展30多年來,從產品設計、品牌延伸到拓展國際市場,再從杭州G20峰會到“一帶一路”高峰論壇,逐漸成為國宴專用瓷器。在歷次重要國際活動中擔任中國瓷器形象的“代言”角色,贏得了業內的廣泛好評。
“在外國人眼中,中國的陶瓷、中國的文化現在已經成為走向全世界的一個符號,我一定要代言中國的青花、代言中國的帝王黃、代言中國的滿堂紅、代言中國的西湖藍、代言中國的黑珍珠、黑牡丹。”未來,在國瓷永豐源的計劃和目標里,不只是要打造一個世界第一的中國陶瓷品牌,更是要打造一個現代化、國家級的文化產業示范基地、一個世界級的陶瓷核心地。
國瓷永豐源始終遵循祖訓“傳承是責任,傳承是孝道”,在傳承中國千年瓷器工藝的基礎上,堅持“創新才是真正的傳承”,用一個個創新的技術承擔了一次次國家任務,鑄就了當代官窯之美譽。產品先后申請百余項國家專利,創新研發的釉下雕花技術、半球浮雕技術釉、下琺瑯彩手繪技術等世界級陶瓷領域的科研成果。
永豐源定位尋找文化基因打造未來遺產
劉權輝談到,尋找當代陶瓷的基因,打造未來陶瓷的遺產是永豐源一直以來的定位。縱觀千年瓷文化,中國陶瓷享譽世界離不開景德鎮對中國陶瓷的貢獻。景德鎮陶瓷是中華民族當之無愧的藝術瑰寶,是13億國人的驕傲。
歷史陶瓷看景德鎮,當代陶瓷看深圳。把中國的陶瓷產品60%的中國文化的基因存在,40%要有西方生活方式的融入,這才能成為一個國際化的當代的中國陶瓷的誕生,產品的設計跟國家的屬性、國家的文化、國人的喜好。
劉權輝認為,在目前中國最強盛的時代,不能留給后人文化遺產,是一代人失敗。永豐源以振興當代瓷藝為己任,將傳統文化帶入當代語境,延續了景德鎮匠人對陶瓷工藝的執著創新精神,并更深度呈現中華文化的生命內核與創造文脈,負載了國人對振興中國瓷文化的愿景,匯聚頂尖人才,融合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博采全球最佳原材料,全方位打造高水平的當代陶瓷,為當代打造中華文化盛宴,為后世留下中華文化新遺產,極大的提高了當代中國陶瓷在世界陶瓷界的地位。未來國瓷永豐源將繼續傳承中華國粹,發揚中華陶瓷文化,讓中國因國瓷而驕傲,讓世界因國瓷更美好。
以先進技術為導向打造屬于國人的陶瓷產業
劉權輝介紹到,建立一個非常有現代化的陶瓷企業,一是有現代化的標準,而且能達到產品市場的系統的標準化要建立起來,中國陶瓷轉型的重點應該是打造自己的品類和品牌。劉權輝通過這世界各地走訪發現,日本的陶瓷靠工匠精神確保品質,德國的陶瓷靠自動化統一標準,英國的陶瓷靠品牌文化立足全球。劉權輝2003年在深圳投入巨資,打造了國瓷永豐源瓷文化產業園,匯聚世界最先機的技術精髓,學習日本的工匠精神、德國的自動化制作、英國的品牌傳播,再加上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為了對標國際工藝水平,企業聘請了51多名日本工藝師傅,和兩名德國工匠專門負責貴金屬和化工的研發。國瓷永豐源在傳承中華千年瓷藝的基礎上,結合當代藝術語境及時代審美不斷延伸探索、不斷推陳出新,讓綿延千年的傳統文化又重新煥發新的生機活力。
對于一個企業的發展,理念是很重要的,節約不體現在設計上,加大設計投入,從產品的設計優勢去化解成本,才有利于品牌的建立,這種觀點也是和十八大以后提出供給制改革制度相一致的。
不把問題留給下一個環節做有責任的社會企業
早在上個世紀,劉權輝受德國加工廠污水處理事件影響,他認為,環保是國家對一個企業的社會責任要求,因此,在建廠的時候,投資三千萬妥善解決環保與消防安全等問題。不把問題留給社會是國瓷永豐源瓷一直堅持的態度,從產品的制作研發到后期處理,堅持做一個做有責任的社會企業。
劉權輝說:“把產業做得越來越簡單,把品牌附加值做得越來越高,中國的陶瓷企業就會越來越自信。”
- END -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