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即將過半,上市公司一季報預告披露也進入密集期。據上海證券報記者不完全統計,4月14日晚就有超6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一季報預告,其中過半公司業績預喜,顯示出上市公司良好的經營態勢。
整體來看,預計一季報凈利潤增長上限超100%的公司共有20家,漲幅最高的是家電行業的長虹美菱,一季度凈利預增1940%至2523%。 從行業上看新能源行業依然是熱點,多家光伏、新能源汽車領域的上市公司漲幅喜人,電力、煤炭等周期性行業的多家上市公司業績表現也不俗。
家電行業一季度業績“領跑”
從漲幅上看,長虹美菱名列前茅,公司預計一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05億元至1.35億元,同比增長1940%至2523%。
長虹美菱主營業務為家用電器。對于業績提升,公司表示,報告期內公司主營冰箱柜、空調、洗衣機、小家電及廚衛等業務國內、國際市場需求向好,同時因大宗原材料價格同比下降,各產品線均取得了較好成績,進而實現公司營業收入及凈利潤同比大幅增長。
同樣,聚焦于小家電的小熊電器 也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成績單。公司預計一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51億元至1.72億元,凈利潤同比增長45%至65%。
小熊電器表示,報告期內,公司堅定實施產品精品化戰略,憑借創新的產品研發設計、優質的產品品質和良好的產品體驗,持續向消費者推出創新多元、精致時尚、小巧智能的小家電產品,實現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25%至30%。此外,公司做強傳統品類,做大新興品類,不斷優化產品結構,進一步提高經營質量。同時報告期內,原材料價格維持在相對低位,對利潤增長有一定貢獻。
新能源行業增速持續亮眼
從行業上看,新能源行業依然增長動力強勁。從事光伏電池行業的鈞達股份預計,2023年第一季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3.3億元至3.8億元,同比增長1425%至1656%。
對于業績大增的原因,鈞達股份表示,主要是進一步聚焦了光伏電池業務。隨著2022年公司將原有汽車飾件業務置出,并完成對捷泰科技剩余49%股權收購后,2022年8月起捷泰科技成為公司100%全資子公司,公司全面聚焦于光伏電池主業。
這也給公司帶來了良好的收益。受益于光伏市場需求增長以及市場對N型產品需求不斷提升,公司滁州基地N型TOPCon產能釋放,公司實現了銷售收入和盈利大幅增長。報告期內,公司電池片出貨量為4.81GW,同比增長160.78%。其中P型PERC實現2.31GW,N型TOPCon實現2.5GW。
依頓電子 亦表現優異。公司預計,2023年第一季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7000萬元至8350萬元,同比增長83.93%至119.40%。 依頓電子表示,報告期內,公司聚焦汽車電子和新能源兩大核心主業,進一步加強市場開拓,銷售收入同比有所增長。
周期性行業動能加速恢復
除了新能源行業之外,電力、煤炭等周期性行業的多家上市公司業績表現也較為亮眼。 其中,電力行業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在于發電量的上升以及新能源發電規模的擴大。例如長源電力,預計第一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億元至2.5億元,同比增長150.07%至212.58%。長源電力表示,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的主要原因就包括發電量同比增加,新能源項目投產規模增加。
同樣,內蒙華電預計,一季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約為8.09億元至9.09億元,與上年同期追溯調整后同比增加62.78%到82.90%。 內蒙華電表示,一季度公司發電量穩步上升,同比增長1.7%;受交易電價政策調整影響,公司售電單價同比增加6.72元/千千瓦時(不含稅);公司全力以赴推進核增產能落地。
而與電力密切相關的煤炭行業上市公司也交出了較好的“答卷”。 例如,上述內蒙華電就同時包含煤炭業務,一季度其煤炭產量同比增長92.05%,外銷量同比增長158.27%,使得公司業績較上年同期有較大增長。
更典型的例子是淮北礦業。公司預計,第一季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21.1億元左右,同比增加30.13%左右?;幢钡V業表示,報告期內公司商品煤銷售價格較同期上漲,商品煤銷售中焦煤銷量較同期增加。
- END -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