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正月初八,也就是2月1號走訪志邦開始,陸續走訪的產業鏈企業,協會機構,拜訪的行業朋友,參觀的展會,算下來,已經40多家(場)了,最高的記錄,是一日四城五家。作為泛家居產業研究機構的未來商業智庫,我們的一個重要方法,就是超大信息量的輸入,調研,便是第一手的信息、觀念及感知的輸入方式,這些要素,結合未來商業智庫的領先思想方法,我們便能得出很多領先的趨勢研究結論。
我跟這些企業交流,分享我的想法,獲得了他們的反饋,我也在不斷驗證、修正、甚至否定我的想法,我收獲很大;
他們也將企業的狀態,想法以及困惑分享給我,我也給他們反饋,他們說收獲很大,在這種分享與反饋中,我與我的這些企業家、高管朋友們,都獲得了成長,也許這就是研究的樂趣吧。
在這個走訪的過程中,我們有很多新的觀點,有的陸續發出,有的迫于時間,沒有辦法及時撰寫文章,或者不夠系統,不夠成熟,但我們會在年底《中 國泛家居產業2024趨勢報告》中系統輸出。
本篇短文,我將我這一個多月來的走訪,濃縮為未來家居企業必須打好的三大戰役。
三大戰役是解放戰爭時期的三大關鍵系列戰役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的總稱,是決定中 國革命的根本決戰,三大戰役打完,格局初定,剩下的就是打掃殘局。
中國泛家居產業的競爭,也可以說進入到了關鍵節點,未來可能也會面臨“三大戰役”,只有完成這三大戰役的品牌企業,才能在未來行業格局中進一步發展,這是身處其中的每一個企業都必須過的一個關口。
第一大戰役:
企業存量資源(能量)的重新 塑造與調用, 對行業需重新理解
第一大戰役,是整個企業能量的重新塑造與調用,這屬于企業的戰略部分,就是整個體系的能力能不能與未來市場發展相鍥合。 對品牌企業來說,如果領導層面和團隊執行層面的認知水準仍停留在過去,依舊照搬過去的市場運行經驗,無法迭代到當下乃至未來市場要求,便無法突破市場競爭。
這重點體現在企業的學習能力上,和對行業的重新理解上,意味我們對未來行業的理解要特別透徹,才能真正意義上參與到未來的行業競爭中。
在這種認知能力迭代的基礎上,團隊執行力也一定差不了。從更高層面看,企業的所有執行力都來自于認知。很多人說某某公司團隊執行能力突出,狠干苦干,我認為這不是關鍵。
在沒有較高認知能力的情況下,談執行力可能是無效的,狠干苦干可能淪為蠻干,結果往往也事與愿違。
當你認知得特別清楚,執行能力自然就會體現出來,所以我覺得對于整個企業體系,從企業內部管理層面,到產業鏈上下游比如供應商和代理商層面,到企業外圍合作伙伴層面,乃至到消費者層面,可能涉及面很寬很復雜,但我覺得這都是企業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重新塑造、調用所有這些企業能量是第一個戰役。
這些存量能量和資源的重新塑造和調動,如果真正啟動起來,在現有企業能力的前提下,會被激活,放大3倍,實現市場增長的。
當然,動員整個體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因為達到上下認知一致很難,所以在解放戰爭前夕為什么要搞整風,整風就是對整個體系能量的重新調用和啟發,或者叫做心智與認知調動,總的來說,對認知的改變一定會帶來良好的自驅能力。
第二大戰役:
品牌企業對整裝渠道一定要投入“重兵”占領
第二大戰役,我認為是裝企渠道的戰役。
為什么我將整裝渠道定義為第二個戰役?我在《中 國泛家居產業2023趨勢報告》強調,裝企渠道是家居經銷體系運作多年后的另一個戰場,相比第一戰場(經銷商門店),是否存在第二戰場在很長時間沒有被正式確認,初期不同企業對這件事的認知上也出現過很大的偏差,企業何時確認第二戰場,決定了發展與增長的進程。
兩年前,大部分品牌企業對整裝渠道還沒有感覺,一部分重視的頭部企業也只是把該渠道歸為“順帶做”的一個部分。進入2022年,局勢開始愈發明朗,整裝渠道愈發從可選項,變為必選項。
這與解放戰爭中的遼沈戰役有點類似,三大戰役中,要先將東北搞定,只有搞定這個戰略重心,資源才可以往其他戰區傾斜。
為什么整裝渠道必須做?必須迅速搶占?因為這個渠道有行業發展窗口期。
未來幾年,對家居品牌廠家來說,優質裝企將是非常稀缺的渠道資源,再晚一些進入,優質的裝企渠道可能會被其他具備先發優勢的品牌廠家瓜分完畢。整裝渠道見效快,又必須去占領,你占了別人就少占,別人占了你就少占。所以這個戰役要快速進行,不能絲毫猶豫。
去年我一直提倡企業快速搶占整裝渠道,但是我覺得今年要更進一步,要像***挺進東北,采取急行軍的姿態,因為打完這場戰役后還要轉移到其他陣地,所以這個戰役要快,要迅速。
第三大戰役:
就是重新塑造零售模式,對零售終端的重新布局
第三大戰役,可能涉及到未來企業戰略的長遠布局,或者說是對零售終端的重新布局。
就是品牌企業構建自身競爭力的邏輯起點都會發生變化,從產品起點到用戶起點的范式轉變,核心抓手就是重新塑造零售模型。核心理論是我在今年1月17號的泛家居產業2023趨勢演講中,分享的一個六維一體的泛家居產業終極零售模型。
未來,四大零售超級主體構成的零售格局正在重塑,包括控場型零售,控服務型零售、控產品型零售以及控信息型零售。
面對以上未來的四大超級零售主體,如果品牌企業將自身局限在某一個零售主體中生存發展,或者偏重某一個零售主體,忽視其他新型的零售主體,衰退、虧損或被市場淘汰是不可避免的。
未來,品牌企業能夠打贏這三大戰役,參與市場競爭的主動權和能動性就牢牢地掌握在了自己手上了。
- END -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