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越來越多的玻璃品牌也躋身到中國市場來競爭,國內品牌在行業內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消費者對玻璃的環保要求越來越高,而在發展初期,業內大品牌并不多,所以中國十大玻璃品牌都采取了抱團發展的方式。人多力量大,多個企業基于同一利益點而組成聯盟,在發展中的競爭力會比單干要強,這也是目前很多內資玻璃品牌的抗敵方針。
外資品牌搶灘中國市場
隨著外資品牌的大舉進入,中國玻璃產業的渠道結構也在悄然發生變化。一線城市北上廣深,不少家居賣場都開辟了進口家居館,同期更有不少進口玻璃品牌開出了獨立的旗艦店。除了一線城市出現進口玻璃比重加大,目前二線城市的家具市場也在悄然變化。據業內人士介紹,一些賣場確立了以進口玻璃為核心競爭力和經營特色,以滿足別墅、高端豪宅客戶對高端進口玻璃消費的需求。
業內人士表示:“中國是玻璃生產大國,也是需求大國,而且市場總是以它特有的規律刷新著面孔,在歷經激烈的市場環境下,中國玻璃出口也面臨增幅下降等問題。一方面貿易壁壘限制了很多玻璃出口的可能;另一方面,國內的成本上升等因素也是其重要原因。
內資品牌“抱團取暖”謀發展
目前玻璃行業的現狀是“大產業”、“小企業”,且這種現狀未來一段時間內是不會有大改變的。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主要歸結為以下兩點。其一是玻璃行業進入門檻低,行業內人士容易自己創辦企業,企業數量越多,營銷資源、研發資源等便會分散,行業就無法形成統一的競爭力。其次由于行業進入門檻低,令很多國外采購商有詢價、議價的機會,就導致現在“大產業”、“小企業”格局的形成。
業內人士認為可以通過進出口玻璃企業在這種零散的狀態下選擇“抱團”發展。因為玻璃行業經過國家的淘汰、洗禮后,產業格局基本形成,每一個產業集群區有一般的企業,較強的企業,這種情況下中國十大玻璃品牌強強聯合,“抱團”進駐專業平臺,可以讓這些企業發展得更好,更快速。
環保產品前景廣闊
近年來的展會上新趨勢明顯:許多玻璃品牌開始致力于推出設計無死角、更好清潔的玻璃。環保節能的玻璃產品更容易受到消費者的青睞。人們希望玻璃能變得更有價值。中國十大玻璃品牌的產品向更多元化、多功能轉變也是主流趨勢。
- END -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