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引發了全球經濟結構的重塑,科學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經濟發展的質量越來越取決于其中的科技含量。可以說,沒有高質量科技供給,就沒有高質量經濟發展。
壟斷:是發展的阻力,也是創新的動力
“中國要強盛、要復興,就一定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這句話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出席兩院院士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時如是說。自十八大以來,我國科技事業發生了許多歷史性的變革,取得了一系列歷史性成就。目前,我國科技實力正處于從量的積累向質的飛躍、點的突破向系統能力提升的重要時期。
在我國工業發展的道路上,“被壟斷與打破壟斷”一直推動著我國的工業不斷向前發展,并逐步走向世界水平的前端。近日,我國尖端工業制造又傳來喜訊,由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超薄不銹鋼在2018年8月9日開始發往德國,這意味著我國打破了長久以來日本與德國在生產超薄不銹鋼方面的壟斷,在推動尖端制造業與國際水平接軌的道路上又邁出了一步。
超薄:厚度僅為0.02毫米,徒手即可撕開
提到鋼材,多數人會聯想到大型、厚重、堅硬等形容詞。但是這批出口到德國的超薄不銹鋼厚度卻僅為0.02毫米,約為A4紙的四分之一,其寬度可達600毫米。由于其超薄的厚度,這種鋼材甚至可以用手撕開,因而也得名“手撕鋼”。據太鋼公司黨委書記、經理王天翔介紹,縱觀中國的大型鋼企,太鋼所研發的0.02毫米“手撕鋼”是目前中國最薄的不銹鋼。
太鋼公司檢驗主管廖席表示,不銹鋼精密帶鋼的尺寸范圍一般在0.05至0.5毫米之間,0.05毫米以下則稱為不銹鋼箔。目前,市場上多為0.05毫米的軟態不銹鋼,此次研發的0.02毫米不銹鋼屬高于行業標準的前沿產品。
據悉,這種超薄不銹鋼可以被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電子、石油化工、汽車等領域。相比于更為常見的鋁箔,超薄不銹鋼的耐腐蝕性、防潮性、阻光性都要更好,且在耐熱性方面尤其突出。當一些零部件的工作環境溫度較高,或是對材料有比較嚴苛的要求時,超薄鋼就可以派上用場了。
以噴氣式發動機燃燒室的葉片為例,噴氣式發動機燃燒室的溫度極高,這對材料的耐熱性是一個很大的考驗。同時,此領域對于材料的厚度要求也比較嚴格,而超薄不銹鋼正好能夠滿足以上條件,“出色地”完成任務。
除了軍事裝備領域外,在民用制造領域,超薄鋼也有非常廣泛的用途。最常見就是手機電池的封裝,雖然這種鋼材薄到用手即可撕開,但其硬度卻非常高,可有效減輕手機電池爆炸帶來的危害。
回報:潛心研究出成果,功夫不負有心人
此次投入量產的超薄鋼是太鋼公司繼2017年的“筆尖鋼”之后,又一項自主研發的、可替代進口的產品。實際上,早在2008年太鋼公司成立之初,就把生產最薄不銹鋼視為研發目標。經過反復的實驗和多次失敗之后,這種超薄不銹鋼終于在日前開始量產,預計月產量達到3000公斤左右。對此,太鋼公司銷售部部長曲戰友介紹說:“我們的產品論克賣,每克五六元,幾乎和一張同等面積的百元人民幣等值。”
超薄不銹鋼作為尖端制造領域的產品,其制造極具難度,尤其是在熱處理工藝流程中,一旦出現失誤,超薄鋼帶就會被碾斷然后報廢。可想而知,在打破技術壟斷的背后,我國研發人員付出了多少努力與汗水。“制造0.02mm鋼材,需要4個軋程,總共過24次軋機,而且每次都要檢查鋼材表面有無色差、是否平整等。”太鋼公司質檢作業區主管廖席說,“不銹鋼扎成0.02mm的厚度,一些發達國家早就能做到,但是軋寬度600mm的超薄鋼帶,能做到的國家就很少了”。
王天翔表示,不僅是“手撕鋼”,太鋼的多項成果都處于世界科技的前沿。目前,該公司已與多家企業展開合作,超前開發氫燃料電池乘用車、柔性太陽能光伏發電、海洋探測、新型鋰電池包覆等領域的新型材料。
- END -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