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行業在傳統家電的影響下發展起來輕車熟路,在剛過的促銷季中多有體現,但是促銷季熱銷并不代表空調市場需求很好,廠商切不能夠偏概全。消費者的家裝成本正在不斷上漲,在裝修選擇上必會一切從“惠”,空調是傳統家電的升級版,所以在成本及價格上都是有相應的增長的,因此十分容易成為消費者裝修的“第二選擇”。廠家必須正視這樣的市場情況,不可自我麻木式的死撐生產線。
低價策略不可取
有時候,市場形勢不錯,于是有的空調企業盲目擴產,導致市場稍遇寒流,增加的產能,就都壓在了倉庫里,這是很多產區都遭遇的問題。降價清庫存,讓生產線保持正常運轉,死撐著不停是部分老板的心態。降價能夠在短時期內救企業一命,但低價策略,讓空調企業的生命力變弱,若來年競爭更殘酷,怕是面子就要撐破了。有企業負責人擔心,一些同行為了眼前利益沒有底線地降價,價格一旦降下去,以后就十分難再提起來。
低價也許能夠換取銷量,但量大不一定能夠獲得更多利潤,反而將底價暴露,把市場做濫,讓以后的生意更難做。消費者會認為“某某產區”、“某某品牌”就是賣便宜貨。而空調企業自身的運作資本也會受影響,用在產品開發及創新方面的資金減少,創造力減弱,其他方面競爭力每況愈下,形成惡性循環
空調產品質量的競爭才能長遠
數據表明,中國空調行業已發展到了洗牌期,即在紛雜的空調品牌中優勝劣汰。能夠肯定地說,單靠追求數量擴張、低價競銷只能走進死胡同,必須加大力度推動產品創新、經營方式創新,去開發中高端市場增加效益。創新所帶來的附加值,必須引起重視。比較理想的成熟市場競爭,當然是在于質量的競爭、品牌的競爭及服務的競爭。
低價確實能夠吸引到一部分消費者的市場需求,但消費者需求是會升級的,越做越低端的產品及品牌沒有持續的生命力。而且,低價競爭的結果背離了產品的價值,質量難保證、企業難盈利、行業難發展,最后對人對己都沒好處。
空調企業要走長遠發展之路,就必需停止市場上永無休止的低價戰爭。行業要前進,市場要穩定,企業還需回到產品的本質上來,提升質量及產品性能,才是市場競爭的關鍵所在。
- END -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