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2日,日立與賓利聯合在北京賓利俱樂部舉行第六屆日立中央空調Hi-Design室內設計大賽“昱見少墅派·賓利俱樂部設計師沙龍”活動,并簽署戰略推廣合作協議,共同用設計滿足舒適需求,為生活增添藝術之美。
百事滄桑,只為榮華
強強聯手,共贏天下
1910年,小平浪平在久原礦業公司的日立礦業修理廠生產出了日本第一臺5馬力發動機。這家小小的礦業修理廠,便是日本第一大綜合電子電機公司——日立制作所的前身。
1919年,沃爾特·歐文·本特利在一個汽車展上推出了以他自己名字命名的本特利3.0汽車,同年8月他成立賓利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經過21個月車型開發成功,1921年9月開始出售。
一個,堅持以創新開啟解決之道,通過優秀的自主技術及產品開發貢獻于社會。
一個,追求極致卓越造車理念,造一輛快的車、好的車、同級中出類拔萃的車。
跨越百年
日立和賓利從相識到牽手
基于相似的社會責任和價值觀
肩負著企業文化發展的使命
更是基于兩個品牌對于工匠精神的不懈追求
初心不變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產品生產者對自己的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
時至今日,日立早已成為一個業務范圍廣泛的全球500強綜合跨國集團。業務涉及信息通信、電子系統、醫療健康、建筑環境、汽車系統、公共產業等領域,但依然在每一個產業、每一個產品、每一個細節上追求著極致。
以日立中央空調焊接工藝為例,匠人們從踏入車間那一刻開始,就要做到細節無漏、盡善盡美。經過他們的精雕細琢和大量實踐經驗,才得以磨練出今日的“一桿焊槍藏乾坤”。日立匠人們以科學的操作規范,自動化的焊接設備,極大地提高了焊接效率和質量。
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同樣適用于賓利。
1931年至今,賓利車仍由經驗豐富的工匠以手工進行拼裝!廠房的生產線每分鐘只移動6英寸,大部分造車工序采用手工生產及加工——車體焊接,涂裝、動力系統及傳動系統的組裝、內裝真皮縫制,原木加工……每輛車要花費16至20個星期才能完成。
強強聯手,“智”勝未來
COOPERATION BETWEEN GIANTS
日立&賓利
同樣執著于追求極致
以百年歷練的工匠初心
為客戶打造極致的產品和使用體驗
跨越百年,砥礪前行
……
- END -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