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商和企業之間的關系猶如中國的婆媳關系一樣,由來已久,也難以有效解決。企業抱怨代理商是“墻頭草”,代理商抱怨企業不顧自己死活,一系列的矛盾橫亙在企業之間,自然就難以共同對外抗敵。實際上,在商場中,所有的矛盾都離不開一個“利”字,代理商和企業雖然是合作關系,但是也有細膩的博弈關系,企業想要留住代理商,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讓其看到與企業合作可以獲得什么利益。
伴隨新城鎮化進程的加快,龐大的人口基數轉化成市場剛需,于是電動車十大品牌代理商遍布全國各地。眾多的代理商意味著加盟模式的盛行,也意味著品牌電動車將要承擔更多的市場風險。一般說來,品牌做得好壞,得看代理商,一個優秀的代理商將會為品牌開疆拓土,反之亦然。
雖說代理商對電動車十大品牌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可隨市場規模的擴大,愈多代理商因“利”,易與品牌產生分歧。隨著電動車概念的普及,從事電動車行業的企業越來越多,不少代理商為攫取更多利潤,一方面借品牌之名做活動弄促銷,另一方面又乘機飛單,造成了品牌資源的市場流失。
“品牌與代理商是矛盾的共合體”,維護代理商雖是品牌建設重心之一,同時也是與代理商斗智斗勇的過程。“致代理商的一封家信”,通常是品牌電動車喜歡做的事情,期望過溝通方式緩解與代理商的分歧。其實,在“一切向錢看”的商品經濟市場中,與代理商保持再好的溝通也沒用,一份訂單就足以撕裂這份“和諧”。
曾有人說,越簡單的道理才是真理。怎樣維護與代理商的關系,電動車需要做得其實很簡單:讓利。只有讓代理商看到了發展“錢景”,代理商才會有動力,才會成為品牌機器上的一顆齒輪。同理,越簡單的道理反而易被忽視。面對代理商的質疑聲,不少品牌不去考慮解決而是想著怎樣捂蓋子,結果,“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死亡”。
- END -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