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新國標的推行,對市場造成的滔天巨浪終于開始出現。
在2017年,上海非標車換購潮成為轟動行業的大事。第一個季度,尤其集中在3月,上海電動車銷量超90萬輛,僅一個季度就完成了去年一年的銷量,進入上海市場的電動車廠都賺了一大筆。
2018年,新國標的推行讓各地方政府不斷加強管理,千萬級別的換購狂潮就要到來。
北京300萬市場換購
3月30日,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審議了《北京市非機動車管理條例(草案)》,對本條例實施之前購買的不符合國家標準的電動自行車實行過渡期政策,過渡期3年,自本條例實施之日起計算。北京超標車已達300多萬輛,占電動自行車總數的80%,替換需在3年內完成。
昆明200萬市場洗牌
3月31日,昆明新修訂的《昆明市道路交通安全條例》已獲批,7月1日正式施行。條例中對未列入產品目錄的電動車,將不得在昆明市行政區域內銷售,昆明200萬市場將出現大規模清洗。
成都500萬市場購潮
2015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成都市非機動車管理條例》。考慮到實施時已經存在的大量超標電動車,規定了3年的過渡期。2018年正是3年過渡期到期的時間,新國標出臺,成都500萬市場將迎來一次大換購。
北京、成都、昆明等各地方政府都開始出手大規模整治電動車市場,新國標出臺后整個行業都將迎來一場巨大的換購潮,應規定,國標款車型和電摩車型將成為市場的熱門款。
在行業中,電動車企業做電摩的如立馬、愛瑪、雅迪、新日、綠源、小刀等都具備了完整的電摩生產資質,摩企轉型做電摩如五羊本田-凈原、新大洲-本田、宗申、力帆、豪爵等本身就擁有電摩資質。
這些品牌都將在新國標落實后各地方市場的主力軍,經銷商應當選擇電摩資質齊全的品牌合作,以及合法的電動車產品,以應對政策沖擊和市場換購。
- END -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