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兩會,一份關于《修訂建筑防水工程質量規范與防水材料標準的建議》引起了防水行業的廣泛關注和熱議。日前,作為行業重點企業,科順防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方勇表示,“我非常贊同這個議案,因為這不僅僅滿足時代所需,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向往所需,也是行業當下階段理應解決,且解決后能夠獲得更好發展的關鍵。”
方勇
方勇認為,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同濟大學建筑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土木材料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張雄的建議案和去年住建部發布的《建筑和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規范》有相似的內容和目的。這說明,提升防水企業產品和服務品質,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是大勢所趨,改變行業冗余混亂格局是必要且迫近的任務。
“我國建筑防水行業的發展始終是堅定且迅猛的,雖然在過去十幾二十年中,井噴式的增長給行業帶來了冗余混亂,但整體的態勢是積極且極有想象空間的。”談及防水行業近年來的發展,方勇如是說。“科順在這此期間也得到了迅速且高質量的發展,目前可以說是行業中的先行者。然而,在發展過程中,科順也遇到過一些困難和瓶頸。”對于公司的成績和面臨的問題方勇直言不諱。
熟悉防水行業的人都知道,施工質量的好壞是影響防水產品保障最終效果的關鍵因素。所謂“三分材料,七分施工”正是這個道理。在科順防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初期,施工質量同樣是困擾公司發展的瓶頸,“僅僅輸出產品是不足以完全滿足客戶需求的”正是因為公司盡早意識到這個問題,所以在企業成立的第三年,就成立了深圳市科順防水工程公司,承接了非常多的經典工程。“對于只供貨的業務,我們就主動增加施工培訓、指導、監工檢查等服務,力爭能為用戶提供更多的系統的、安心的一站式服務。”方勇介紹說。為了彌補產業鏈上的短板,也為后來滿足現代建筑修繕的需要,公司還成立了1056技術公司,專門致力于工程質量缺陷的改善。
對于建議案中提到的內容,方勇感同身受。“如果低品質標準的導向盛行,那必然會導致劣幣驅逐良幣,對于行業及優秀企業來說是非常不利的,甚至,如果因此而導致公共事故,引起大范圍信任危機,對于行業上下游來說都是沉重且長期的打擊。”
方勇進一步強調,“我很支持這個建議案,行業的高品質發展,需要行業及上下游的共同推動,建議案所提出的標準和要求,是符合現階段行業技術水平及時代要求的。”
為了突破發展瓶頸,公司做了大量的工作和努力,幸運的是2018年,科順借助資本的力量順利實現了A股上市,通過募集資金,我們產能布局、研發升級、人才布局、管理升級、市場拓展等諸多方面獲得新的飛躍。然而,對于更多的防水企業而言,靠自身扭轉困局的機會非常有限,健康可持續的行業環境才會給更多優秀的企業帶來希望。
方勇坦言,此項建議案僅靠建筑防水行業自身去推動是不夠的,也需要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國家機關組織的幫助和行動,出臺規范,制定標準,改革送檢制度,改革防水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管理工作,將“保修制度”轉變為“保證制度”,提高重大基礎設施和公共建筑的防水產品和工程供應商準入門檻,推動加大防水工職業技能培訓力度,提高防水從業者的職業技能水平,以國家強制性政策、引入工程保險機制等代替行業建議性行為,這樣才會有更好的執行依據和效果。
在仔細研讀了建議案后,方勇對于其對行業發展的推動作用充滿期待,“如果建議案被采納,相關標準將大幅提高,甚至提升一倍,低品質產品及落后生產力將進一步淘汰,這將改變行業魚龍混雜的市場格局,提高產業集中度,促進行業有序競爭,助推行業高質量發展。”同時,建議案也將提升行業下游對于防水的重視程度,改變合作模式,進而推動行業競爭方式由價格競爭轉向價值競爭這樣的良性競爭方式。如果建議案得以推行,也將推進行業的供給側改革,激勵企業創新研發,實現資源更高效、合理的利用。
- END -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