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陶瓷行業受上游房地產影響較大,整體風險防范能力較差。面對同質化嚴重、產能過剩的市場形勢,陶瓷行業無疑是逆水行舟。許多陶瓷企業正在搶同一個市場,大浪淘沙競爭肯定會導致一些企業“滅絕”。內外壓力不斷增加,陶瓷企業的轉型必須著眼于內需市場,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陶瓷企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
在國內市場,陶瓷行業產能飽和,企業間競爭加劇。在電子商務的發展中出現了大量的陶瓷企業,經銷商的利益受到了損害。此外,招商問題尚未解決,傳統的企業營銷模式也陷入困境。屋漏偏逢連夜雨,國外品牌大量進入我國陶瓷市場,本土企業更是雪上加霜。同時,陶瓷行業嚴重同質化,市場無法采取有效措施杜絕企業間的模仿和抄襲。山寨的流行導致了該行業活力的下降和多樣化趨勢的減弱。陶瓷市場混亂,產品價值沒有體現,企業創新興趣降低,新產品研發減少,長期發展不利于陶瓷行業的更新和穩定。
中國陶瓷行業的轉型迫在眉睫,目前市場正在經歷巨大的變化。企業應積極滿足市場需求,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在營銷模式和分銷思維上,陶瓷企業應與時俱進,進行戰略調整,科學管理,合理發展。
內需市場有前景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市場,中國的家居建材消費能力預計將達到每年5000億元,這個市場對國內外陶瓷制造商有很大吸引力。“國內市場通常比出口市場更有希望”。業內人士認為,對于那些習慣于代工模式的出口型陶瓷企業來說,目前國內需求市場的發展不能停留在好的口號上。
出口限制后,我國許多陶瓷企業正逐步退出出口或代工制造,為了提高毛利潤和市場空間,他們紛紛轉向國內銷售,從單純的代工制造轉向獨自的設計和生產,甚至開始打造品牌和自建渠道。
- END -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