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激烈競爭的門窗行業,企業"品牌效應"越來越明顯,作為左右消費者購買行為的主要因素之一,品牌競爭已成為企業競爭的主要戰場。目前,門窗行業"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的馬太效應凸顯,大企業大品牌間的跨界宣傳也已不再是新聞,但在競爭對手太多的形勢下,門窗企業除了繼續關注品牌營銷,擇一條路線深耕(如設計或性價比等),也不矢為一種突圍方法。
門窗品牌跨界宣傳陷"兩難"
跨界是門窗行業中備受爭議的一個詞語。近兩年,不少中國門窗企業紛紛走上跨界之路,結果卻不盡如人意,因而受到不少旁觀者的質疑。跨界的本質是融合貫通,但門窗企業的跨界又是否僅僅力圖于整合資源,滲透產業鏈呢?在實體經濟蕭條的當下,門窗企業不斷跨界向外擴張的行為看似瘋狂,實際上卻是為隱形的目標做準備:廣而告之。
現在,門窗大企業大品牌紛紛開始跨界宣傳,中小企業和個體經銷商卻陷入了兩難境地:做品牌吧,吃力不討好。不做品牌吧,競爭對手又太多,又要拼命削尖腦袋拼掉半條命。門窗行業真是越來越不好做了。對此,業內提出兩個建議:
首先,繼續關注品牌營銷
信息化時代,品牌營銷成本低,也在一定程度上脫離了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規律。有時,一個優質的品牌營銷策劃方案會在社會上引發一陣病毒式傳播,帶來的效益不可估量。所以,要做品牌,還需多多依靠網絡力量,畢竟這是最節省成本的營銷方式。而這里面又包括了企業網站建立、百度推廣、微信媒體號推廣宣傳等諸多模式,以借力打力的方法增進門窗品牌的傳播范圍,先在消費者當中混個臉熟。
其次,擇一條路線深入發展
除了品牌,消費者最愿意關注的幾點:設計(或者說風格),價格(或者性價比),功能。品牌效應打不出去,擇其一條深入發展,照樣可以贏得消費者們的心。
總之,對門窗企業來講,在"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的趨勢下,除了繼續關注品牌營銷,擇一條路線深耕,或以設計突圍,或以性價比取勝,或許就可以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 END -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