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硅藻泥行業入行門檻低,企業良莠不齊,不少中小硅藻泥企業以低價分割市場份額,迫于競爭的壓力,部分二線品牌也以降價的方式迎接挑戰。長此以往,讓硅藻泥行業陷入了惡性競爭中,過多的低價促銷只會適得其反,企業業績不但提不上去,反而影響企業的品牌形象,從而流失消費者,最后導致產能過剩,讓行業陷入惡性循環的怪圈。
硅藻泥行業混亂的價格戰不僅導致產品存在質量問題,嚴重點還會引發安全事故的風險。發起價格戰的企業往往言之鑿鑿的說降價是讓利于消費者,使消費者受到實惠,這無可厚非。但降價幅度突然過大,甚至遠低于行業成本價整體水平,這難免要犧牲產品質量和服務為代價了。
所以說,硅藻泥品牌商們務必加強自律,維護正常的競爭秩序。企業們應當在成本價整體水平的前提下約定合理的價格區間,超越這一價格區間即視為惡意競爭,將會受到行業企業聯合制裁。為了達到制裁,可以對締約企業預收保證金,并建立行業組織內部融資制度,以便有足夠的財力對獨大的企業進行內部制裁,禁止供應商向其提供生產材料,禁止經銷商代理其產品。
2016年,國內硅藻泥行業的“價格戰”日趨白熱化,硅藻泥行業如果要健康發展,就十分需要對應做出一些調整:
其一,行業標準需要跟隨行業發展,需要不斷更新相關技術指標,加強質量規范的強制認證體系和市場準入體系;其次,行業需要加強信息交流,了解行業發展動態,避免同質化、低質化產品的盲目投入,引導資本和技術力量朝產業升級和跨界應用方向投入。
其二,要加強與高校、科研機構、行業協會以及其他行業的交流,尋找新的應用發展方向。
總之,“無序”的價格競爭,盲目打“惡性價格戰”,勢必帶來兩敗俱傷,不僅對經營發展不利,而且對正常的市場經濟秩序也造成一定的破壞,無疑是一種下下策。現在硅藻泥市場發展很快,市場空間很大,但是競爭也很激烈,不可避免會有一些企業淘汰,所以硅藻泥企業一定要找出自己的特點來發展,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向來發展。
- END -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