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的普及,電子商務的概念也受到了家居建材行業的廣泛關注。但對于木地板行業來說,大部分企業的產品銷售還是依賴于傳統經銷商,因此,木地板企業在“觸電”的過程中,還需以保護經銷商利潤為前提。那么,木地板企業要采取怎樣的定價模式才能防止線上線下沖突?或許可以借鑒一下其他行業。
網店定最高價
有些企業想先占個坑,并不指望網店能賣出去多少產品,主要是刷個存在感,至少消費者搜索時能看到自己的品牌。于是把網店的商品定了一個最高價,其他任何渠道的實際銷售價格一般都不會超過這個價。比如說做相機的尼康,天貓旗艦店的價格至少比正常渠道高了10%-20%,銷量也很是慘淡。這種策略一方面保護了經銷商的利益,不和經銷商搶客戶,另一方面也提供了一種標準價格,更有利于消費者在“更便宜”的渠道積極購買,有些不明所以的消費者會以為自己占了便宜。
這樣做當然也是有副作用的,那就是網店幾乎賺不到錢,算上人工、廣告等開支,往往是虧損的。但木地板企業也可以換個角度看問題,把網店本身當做一種廣告,那么這種投入應當算是戰略投資,而不是一種負擔了。
線上線下價格一致
有的企業并不打算賠本賺吆喝,而是線上線下都想賺錢,為了防止渠道的傾斜,采取了統一價格的方式。比如很多服裝品牌,他們的官網和天貓、京東旗艦店均可以下單,這些網店和線下實體店的價格完全一致,折扣促銷活動也會同步進行。這樣就完成了廣撒網多撈魚的渠道設計,不會出現一個“價格洼地”導致其他渠道沒有生意。
這種定價模式需要對渠道有較強的掌控力,這樣才能維持穩定統一的價格,促銷活動也能及時同步。電商普遍價格低廉,消費者更加重視性價比,這樣做需要有強大的品牌做支撐,才能維持高溢價,對于同質化嚴重,渠道掌控力也并不是很強的木地板企業,似乎不太適用。
網店特供產品
有一種模式,既維持了低價的競爭力,也不影響經銷商利潤,這種模式就是網店特供產品。為了防止和經銷商產生沖突,品牌網店銷售的是只在網店出售的款式,消費者無從比較價格,也就不存在和經銷商搶生意的問題了。在白酒和家電行業這種做法很常見,華為手機也采取了這樣的策略,用“榮耀”這個子品牌作為互聯網品牌,主打性價比,與小米手機等直接競爭,而華為主品牌主打商務,保持了高溢價,這種用子品牌運作的方式木地板企業也是可以借鑒的。
木地板企業做電商,防止線上線下沖突,采取差異化的定價模式以保證線下經銷商的利益是一種可行的方式。但從長遠發展來講,加強線上線下融合,將線下經銷商一同納入電商運作體系中來,才能真正實現兩全其美。
- END -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