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信息消費、光伏產業、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之后,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儼然成為了新一屆政府穩增長組合拳中一支有生力量。
2013年8月,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明確提出了到2015年節能環保產業將成為國民經濟新的支柱產業的目標。當時,業內有觀點稱雖然節能環保產業未來在我國需求空間很大,但仍存在核心競爭力不強、低端產品技術過剩等瓶頸,達到這一目標難度較大。據悉,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范恒山日前已明確表示,今年年底前我國節能環保產業將實現4.5萬億元產值,為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為推進節能環保產業快速發展,我國已經出臺了很多激勵措施,如節能產品惠民工程,采取財政補貼方式推廣節能燈、高效節能家電、節能汽車等高效節能產品等。
“節能環保產業在我國經濟中的比重越來越高。目前,市場對節能、環保產品和資源循環利用的需求比較大,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可以帶動上下游相關產業發展,起到穩增長的作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李佐軍表示。
北京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則建議,在促進節能環保產業發展中,政府除要嚴格監管企業真正有效走節能環保道路之外,還要重視該產業具有的特殊性,比如污水處理廠等基礎設施建設領域長期存在不充分競爭容易導致壟斷,無法保證行業形成高效治理作用,或形成產業發展起來了但節能環保效果卻打了折扣的新問題。
- END -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