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徽商——十年》系列節目第六期的嘉賓,投身空氣凈化領域數十載,創業之初,他曾身陷困境,墜入低谷,也經歷了行業的興盛繁榮,他是舒爾環保科技(合肥)有限公司董事長金運掌。
2012年4月,他初次做客《新徽商》,如今八年過后,金運掌和他所帶領的舒爾環保究竟發生了怎樣的轉變,讓我們一起去聽聽他的故事。
九十年代初期,獨自在美國打拼的金運掌發現,當地人對于空氣質量尤為重視,空氣凈化產品的需求量非常大,而這種設備中使用到的零部件大多需要從國內進口,于是他整合了國內的資源,又聯合了幾位國際貿易專家,自己開公司做空氣凈化設備。
在國際市場打拼那些年,金運掌的事業可以說是順風順水,銷售額也在逐年攀升。直到2005年他回到合肥,國內市場的空缺讓他決心要為家鄉的環保事業出一份力,于是2008年,金運掌帶著成熟的技術和資金回到合肥,投資了當時全國最大規模的空氣凈化研發企業。
滕原:2008年那個時候老百姓的環保意識還沒有現在這么強,回國創業,會不會擔心水土不服?
金運掌:創業總是有風險的。2012年上節目的時候銷售情況就一塌糊涂。因為別人不知道空氣凈化器是什么,客戶會問怎么凈化?什么原理?凈化出來的污染物到什么地方去?因為它不像其他產品有很明顯的感官體驗。
夏云起: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打三大攻堅戰,其中之一就是污染防治攻堅戰,所以2013年之后環保的重視力度是空前的。比如說空氣質量,2013年第一次有了全年的pm2.5數據,當時北京的年均值是90多微克,高出國際標準的好多倍,我們合肥是88微克。通過這些年的努力,我們連續六年雙下降,截止2019年,我們的pm2.5就降了50%,下降幅度非常大,合肥的藍天變多了,相信很多市民也能夠感受到我們身邊的變化。
隨著國家對大氣治理愈發重視,百姓的環保意識也在不斷提高,空氣凈化器逐漸被大眾接受,這對于金運掌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機遇。2016年,他迎來了空氣凈化行業爆發式增長的一年,消費者爭相購買,合作單位慕名而來,銷售額迅速上升,但同時也是充滿挑戰了一年,創業者的紛紛涌入,大型企業的跨界進軍,在空前繁榮的空凈市場中,如何做出差異化,如何保持市場競爭力,是金運掌一直在思考的。
滕原:現在也有一個問題,越來越多的企業進軍到咱們這個領域,尤其是一些互聯網企業也開始做空氣凈化,競爭非常激烈。比如小米就做空氣凈化器,價格也很低,而且現在智能家電,比如我買了小米的空氣凈化器、掃地機、拖地機,它都能連到一起,我覺得這也是它的一種策略。
金運掌:確實有的大企業做的外觀、價格都很漂亮,我們也做了研究,買了不少的東西,目的是拆,好了我就學,理念上可以借鑒,但我對我們的技術是很有信心的。因為從生產企業來說,研發、科研人員要跟上,大的設備該花錢就得花錢,我們的產品必須不斷的更新迭代。在濾芯上我們就花了不少功夫,濾芯需要用到紙張,生產紙就要砍樹,但為了環保就不能老砍樹。一般情況下濾芯只能使用半年,那我們能不能延長它的使用壽命,延長到一年或七個月,多30%的延長,這基數就特別大。
面對激烈的競爭環境,金運掌始終堅信質量為王,在專業領域精耕細作,親自參與產品研發,先后拿下多項發明專利,并針對細分市場,開發出專門凈化香煙,油煙的設備,以及新風系統等。
金運掌:新風系統也是我們后面補充的一項業務,可以凈化空氣,實時監測室內的有機揮發物等等。一般140平米的房子安裝這套系統大概在一萬三千元左右。我們剛開始做這個的時候可能只有十多家企業在做,后來大家可能覺得環保行業特別有的做,就有很多人涌進來。那大家都做了,大家都很難過,你沒有利潤你怎么發展?
滕原:140平的房子一萬三千元我覺得可以接受。其實我覺得金總完全可以考慮和地產公司合作,房子在銷售之前我就給你弄好,我相信只要加這一萬多的投入,我相信絕大多數消費者可以接受。
從空氣凈化設備,到專門凈化香煙、油煙的精細化產品,再到推出新風系統,金運掌帶領著舒爾環保一直跟隨時代腳步不斷前行,除此之外,他還對以往的銷售體系做出調整,轉變為線上線下同步銷售,并在各大平臺開起了旗艦店,讓顧客獲得更好的消費體驗。創業數十年來,金運掌一直腳踏實地,為空凈行業貢獻自己的力量,是他從未忘記的初心。
金運掌:我也沒有太多高大上的詞,我覺得實實在在做一點事情,對你的小區、對你家鄉都是意義的,只要有意義就去做,我并不把回報多少看的很重要,只要能活下去,能支撐下去,再想辦法發展,就會更上一個臺階。
- END -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