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木家具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一直占有一席之地,它算是傳統藝術多元化的結合體,除了它本身具備了書畫藝術,雕刻藝術,榫卯工藝等的融合,其保養也是一門有所講究的藝術。如今中國紅木家具逐漸回歸理性和成熟,業內人士和消費者都開始注重其保養工藝。因此,一些關于紅木家具的保養知識,你又怎能錯過呢?
通常來講,紅木家具保養工藝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上漆工藝,另一種打蠟工藝。
“上漆”是只有上“生漆”的,而且對于漆匠的技術要求較高?,F在真正掌握國漆技術的傳人已不多,所以目前上漆的工序所需的人力和成本都比較高,這也是上漆紅木家具價格都偏高的原因。雖然上漆后,漆皮對紅木家具的保護作用效果十分好,但是一旦損壞,破壞了的漆皮將很難修復,其修復成本和技術門檻堪比做一次人體移植手術,其壽命和價值也就告一段落。
而 “打蠟”是明清時期宮廷匠師們較推崇的保養方式。相較于上漆的紅木家具,打蠟工藝完成的制作成本相對于成交價基本可以忽略不計。而打蠟工藝容易產生紅木家具愛好者所追求的木質包漿,包漿對紅木家具保護作用更優于上漆的,而且還起到美化紅木家具的奇效。上漆紅木家具要三四年甚至十余年也可能不出現。至于防止紅木家具壽終正寢,打蠟修復工藝更是簡單易操作,堪稱傻瓜式維修法。對于常見的燙痕劃痕等損壞更是輕而易舉,買家自己在家就可以修復,不用拖著上漆紅木家具四處“求醫”,還能增進和心愛紅木家具的感情,這是真正紅木客的追求。
所以,紅木家具打蠟工藝無論在人力和成本,還是在保護和美化方面,都是優于上漆工藝的。
- END -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