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社會里,家居生活變得越來越重要,人們的品味在不斷提高,而說到家具,那自然是紅木家具最值得探討了?,F在擺在中國紅木家具企業面前的其中一個問題是,產品既要保留其獨有的文化內涵,又融入到時尚的家居生活中。換句話說,就是需要企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打造出屬于這個時代的紅木家具。
我們首先要知道,中國古典紅木家具的傳承主要是包括了幾個方面:第一,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在蘊涵歷史文化的前提下,利用創新的方式把家具做到極致;第二,傳承傳統紅木家具的造型和結構;第三,傳承我們設計理念、制造精神。
如同華夏文明五千年一樣,文化底蘊博大精深,一路走來,我們同樣需要將精華的部分代代傳承并發揚光大。我們先摘取中華文化精髓其中之一,它便是人和自然、人和社會、民族之間、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精神。我們主張"和為貴"。歷史上,在我們國力最旺盛的明早期,對外沒掠奪,沒戰爭,只有友好交往;對內我們所有民族組成中華民族大家庭,也是以文化力量促進民族的融合。
而這種文化在紅木家具中也是隨處可見的。例如圈椅:上圓下方,亦稱天圓地方,把方和圓兩種截然不同的形狀完美和諧,不著痕跡地放在簡潔的椅子中,使人十分舒坦,十分自然而然地接受了它,一點也不覺得突兀,這就是典型的和諧精神。
中華文化的又一重要特征是"和而不同",有博大深厚的包容性。每個時代都有屬于它的文化,我們在繼承時要分清精華和糟粕。例如封建社會中男尊女卑,婦女纏小腳的文化,難道我們也要繼承下來?
這種例子在紅木家具中也要善于去發現。譬如紅木家具的舒適度,它應是適合人的身體構造,使用時讓人感到舒適。但是不少古典家具(明清家具)中,雖設計者已盡量考慮了舒適度,但最后還是把家具設計成規范人們社交行為的不舒適形狀。那么,我們是否要照搬呢?
在當代中國文化復興中,我們不能生搬"經典",迷信"經典"。我們要把"復古"和"繼承傳統"很好地區分出來。崇拜過去,言必夏、商、周,唯"經典"是從,謂之復古;立足現實,潛心研究古代優秀文化,大膽地、不怕失敗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用來推進現實,創造未來,是繼承傳統。
- END -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