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廣府,人文薈萃。廣州,一座有著22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孕育、繁衍著豐富多彩的非遺文化:廣作家具、“三雕一彩一繡”、粵劇、廣東醒獅、西關打銅、沙灣飄色……它們籠罩著文明、炫目的光環,向世人展示了廣州文化古城深厚的歷史底蘊。
感悟廣作家具神韻
●圖攝于省博物館—廣作家具特展
明末清初,廣府地區百業待興,廣匠技藝聞名天下,廣作家具應運而興。廣州作為重要的通關口岸,對海路貿易近百年壟斷,東南亞優質木材的運輸為廣作家具匯聚了大量珍稀木料,加上中外交流之前沿的區位優勢,良材匯聚、行會林立、巧匠云集,為廣作家具之興起創造了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
●圖攝于省博物館
—廣作家具特展
廣作家具,作為中國紅木家具制作三大流派之一,以廣州為生產中心,遍布廣府地域;其在傳承中國傳統家具結構的基礎上,逐步吸收西洋家具文化(巴洛克式藝術風格與洛可可式藝術風格),并適應廣府民俗和審美情趣,呈現出融合中西的廣府風韻;因其豪華氣派、造型多樣、裝飾華美、工藝精湛,曾為皇室貴胄、富商巨賈所重,成為清式家具的典型代表。
●圖攝于省博物館—廣作家具特展
●廣作家具雕刻精致細膩,工藝精湛
圖攝于省博物館—廣作家具特展
廣式硬木家具制作技藝是廣州傳統民間手工技藝的代表,它在繼承我國傳統家具制作技藝的同時,又吸納和改造西洋家具文化,形成濃厚的嶺南藝術特色。2018年5月,家具制作技藝(廣式硬木家具制作技藝)被評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廣府文化之閃亮名片。
順德一把扇 · 番禺一把椅
改革開放初期,廣州番禺石碁人傳承廣作紅木家具工藝,并在此基礎上改良創新,形成“古典+實用”的創新工藝,不僅較好地保留了廣作紅木家具制作技藝的特色,還在花鳥雕刻方面獨樹一幟,創作出眾多精品,由此民間流傳“順德一把扇,番禺一把椅”的俗語。
●永華藝術館藏 清公座椅
一榫一卯,貫通技藝的精髓;一刀一銼,勾勒藝術的神韻;番禺石碁對傳統紅木工藝藝術的傳承與創新,滋養著廣作家具的生命與活力,也孕育出一批批優秀的廣作家具傳承人。
●永華紅木董事長陳達強被命名為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廣式硬木家具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永華藝術館藏 獸頭獅腳圓桌
永華紅木董事長陳達強,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廣式硬木家具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自小跟隨廣式家具制作大師學習家具制作技藝,練就了嫻熟自如的雕刻技法。1986年,創立永華家具有限公司,擔負著傳承中國紅木文化的使命,他帶領團隊,潛心研究,著力推動廣式硬木家具制作技藝非遺文化的振興、傳承和發展,親自設計出如《獸頭獅腳圓桌》《福龍沙發》等傳統廣作家具,獨具東方藝術神韻。
●永華藝術館 廣作家具精品展示區
非遺傳承是責任,是使命。2016年,陳達強投資近兩億元興建的永華藝術館正式落成,建筑面積達15000多平方米。館內紅木藏品豐富,展示了各類明清風格紅木家具精品,其中廣作家具精品展示區,收藏了民國初期經典廣作家具及公司成立初期打造的廣作家具精品,集中展示了永華紅木專注于紅木家具文化藝術探討與研究的碩果。
●永華藝術館藏 木韻檀雕鳳凰來儀寶座椅
在積極倡導非遺傳承的路上,永華紅木始終堅持自主研發創新制作,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在保持廣式家具風格、技藝的基礎上,不斷在造型線條、圖案雕刻等方面進行提升及創新,設計出符合時代氣息的廣式硬木家具,提升品牌影響力及品牌競爭力。借助番禺區打造石碁紅木特色小鎮的機遇及3A旅游景區永華藝術館的平臺,努力搭建宣傳和推廣式硬木家具的窗口,加深廣大群眾對廣式硬木家具制作技藝的認知與了解。
重溫一場民國舊夢
老上海“月歷牌“畫cos游園會
正值第十五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之際,為了讓更多人能感受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親身體會廣作家具的文化底蘊與制作技藝的動人風采,永華藝術館將于2020年6月26日下午15:00——18:00推出老上海“月歷牌“畫cos游園會活動。
●圖為老上海“月份牌”年畫
回顧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影像資料,上海“月份牌”承載著一代老上海人的記憶。在當時上海的“月份牌”畫是整個民國時期一個時代生活側面的記錄。其畫面題材主要以摩登美女為主,展示女性自由形象。后來歷經風雨滄桑,在20世紀末退出了群眾視線,成為上海重要的文化藝術遺產。
如今,永華與您一同回到過去。活動當天,在藝術館內陳設的廣作家具場景中,您可身穿旗袍坐在廣作家具之上,感受廣作家具的神韻,來一次民國風情的穿越之旅。
屆時永華的攝影師將為您拍攝并精修3張“月歷牌”照片,讓您重溫一場民國舊夢,當一回“月歷牌”的嬌美人,演繹萬種風情。
- END -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