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裝飾材料產品,其實并未得到很多從業者的重視,談不上品質保障,更談不上產品研發,大量的毫無創意的代工品充斥市場,同質化狀況極其嚴重,于是惡劣的價格競爭就成了市場競爭最主要的手段,反過來再降低品質與價格來滿足競爭的需要,形成惡性循環,浸蝕著行業和消費者的共同利益。
亂世固根基,大爭之世方可激流勇進脫穎而出。許多裝飾材料企業本著長期健康發展的美好愿望,在發展之路上摸索前進,整個市場競爭也將逐漸走向綜合實力的競爭。
首先就是人,準確講就是團隊。不少企業為了短期利益而奉行了純粹的拿來主義,不注重對人員、對團隊的長期培養與積累,造成從業人員的浮躁和不穩定,這不僅是企業的損失,也是從業者的損失,從業者最大的成就與企業最大的價值,就是伴隨行業共同蓬勃發展,企業與員工共同的進步與成長,這就是事業。競爭的基礎,最直接的就是人才的競爭、團隊的競爭。
對于團隊的概念,應該輻射到基層的龐大的經銷商隊伍,對這個隊伍的關注與培養是裝飾材料這個行業長期發展壯大的必備條件,因為他們處在整個營銷的最前沿。可是很多企業沒有扶持意識和能力,更不做經銷商篩選和引導,一味靠政策推動,然后任其發展,很多經銷商便在這種先誘惑、再重壓、后放任的模式下走向衰亡,極大地打擊了從業經銷商的信心。
關于裝飾材料品牌建設,不少企業并不把它當回事。有正確的個性與主張,能不斷積累并可持續發展的才叫品牌,一個品牌要有自己的靈魂。
定位不清晰,沒有自己的品牌主張,由此帶來的品牌認知不清,沒有明確而長期有效的產品配合便成了這些“品牌”的軟肋。再者,品牌就像自己的孩子,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需要不斷的投入資源去灌溉與培養,但這正是很多企業無視品牌建設的根源。
綜合實力的競爭總是我們不可逃脫的宿命,更是我們不斷壯大的基石,很多企業在行業和消費市場急速膨脹的時候顯得力不從心:后臺跟不上、產品跟不上、營銷跟不上、經銷商扶持跟不上、品牌建設跟不上……基礎不牢內功不強,必將使短暫的“輝煌”如同煙花一般稍縱即逝,最終給我們留下曇花一現的遺憾。
裝飾材料行業的健康發展需要一大批有實力、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共同努力,不斷規范行業標準,不斷進行技術革新,不斷提高行業門檻,不斷進行消費認知傳遞,不斷進行品牌積累……如此,行業、企業、消費者的三者共贏方能指日可待。
隨著行業的不斷成熟和競爭的不斷加劇,沒有自我文化與團隊儲備的企業,最終必將走向消亡。所以裝飾材料企業急需加強團隊和品牌建設。
- END -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