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設計往往伴隨低價競爭
燈飾照明行業中的產品同質化異常嚴重,不少企業除了低價競爭外別無他途。目前市場上的燈飾照明產品,如果沒有事先聲明,很難對某個產品來自哪個品牌做出正確判斷,大都類似,都清一色的"網紅"設計。產品的同質化伴隨著部分企業開啟低價競爭策略。
但企業的價格策略并不是那么簡單,價格戰不意味著就是低價。從經濟學角度來看,產品的價格彈性變動是由供需雙方決定的,當產品價格下降,就會帶來需求上升,這便說明了產品的價格具有高彈性。通俗而言,就是產品降價銷售馬上就上去,降價才有價值。一般來講,喜歡走低價格路線的燈飾照明企業,大多集中在中小企業,沒有什么行業品牌高度,只想通過激化價格戰來促進銷量上升。對燈飾照明企業而言,貿然發動價格戰,就算經銷商買賬,消費者是否肯買賬就不好說了。
價格戰如飲鴆止渴 讓企業陷入惡性循環
現在自由充分競爭(行業無寡頭)市場的價格,不是由某個企可以決定,雙方都在"博弈"。短期內,價格戰可以幫助企業消化庫存,緩解資金壓力,但從長遠來看,由于市場的供求關系是不確定的,供過于求現象也是周期性發生的,如果每次都是以價格戰的方式來解決資金問題,會大大減少企業的創新意識和積極性,從而導致企業向病態發展。價格戰以犧牲利潤為代價來獲取營業額的增長,無異于飲鴆止渴、竭澤而漁。如果燈飾照明企業長期搞低價銷售,那利潤就會減少,相應會減少在研發、技改、營銷、管理等領域的投入,導致企業發展后勁不足。而發展后勁不足又會進一步影響企業的經營額,使得企業陷入惡性循環的泥淖中。
雖然價格競爭是一種市場競爭的常見手段,在短期內效果較顯著。但低價只能解決部分問題,且不利于燈飾照明企業的長期發展。因此,直面行業難題,有針對性的"對癥下藥",才是燈飾照明企業真正解決問題的方法。
- END -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