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布,2021年度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工作績效考核結果。在參加考核的20家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中心中,中山市燈飾知識產權維權中心(以下簡稱“維權中心”)以95.67分榮獲全國第一!
2021年維權中心知識產權各項成績亮眼主要表現有哪些?一起來看
01
業務質效雙提升
預審業務方面,上線全國專利預審管理平臺,實行預審員交叉質檢,平均預審周期縮短至3天內,一次性授權量達99%以上。2021年進入專利快速通道受理量1381件,授權量948件,新增備案企業103家,版權代辦受理作品登記339件。制定古鎮燈飾市場知識產權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工作方案、知識產權信用分級分類監管舉措,發布違規代理機構預警公告,不斷規范預審申請行為。
快速維權方面,專利行政執法案件387宗,其中辦理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案件31宗,作出行政裁決9宗,提供侵權判定20宗。受理廣州知識產權法院網上立案審查4311件,委托調解案件121宗,開庭審理27宗。
保護協作方面,與公安、版權、海關等5家部門建立知識產權保護協作機制,開展聯合行動3次。
02
便企服務再升級
堅持從企業需求和滿意度出發,推出系列便企新舉措,為企業提供一站式知識產權服務。2021年滿意度評估94.89分,較2020年提升88.84分提升6.05分。
一是獲批籌建實用新型專利快速預審試點,完成軟硬件設施升級改造、預審員上崗培訓,擬定燈飾照明產業實用新型及外觀設計分類號。
二是發揮商標品牌培育指導站服務功能,為轄區重點規上企業免費提供商標注冊輔導、維權援助、自主品牌培育等知識產權服務,指導9家企業完成25個商標注冊申請,5個國外商標注冊申請。開通商標業務受理窗口,受理商標注冊申請、變更及續費等24項業務共29宗。
三是推動多元化糾紛化解,靈活應對疫情期間當事人無法當面調解的困境,啟動線上調解,成功解決專利糾紛案件5宗。借助廣州知識產權法院力量,設立優秀法官工作室,優化訴前調解指導、法律咨詢及宣講培訓服務。同時,與中山市中級人民法院建立訴調對接合作機制,充實中山知識產權人民調解委員會力量開展訴前調解。
03
創新改革再出發
圍繞古鎮燈具相關知識產權侵權爭議,探索建立行政裁決快速處理機制,優化辦案流程,高效化解矛盾糾紛,相關建設經驗做法獲國家知識產權局、司法部聯合發文推廣。
以知識產權嚴保護和大保護整體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知識產權“一站式”綜合服務入選全省法治政府建設示范項目,并獲省推薦申報全國單項。選送《打造知識產權快速維權“古鎮模式”》案例獲中山市穩企安商優秀案例征集活動入選獎。
加強知識產權合作交流,與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達成框架合作協議,成功對接1個專利技術項目。與中山電子科技大學達成知識產權合作協議,開展“智慧照明產業”的專利評議,形成《中山市智慧照明產業專利分析評議報告》。開展知識產權信息傳播利用服務,助力企業創新發展。
04
綜合能力再提升
完成信息化配套建設和機房修繕工程,開展網絡監測、自查,提升網絡安全保障能力。組織人員參加實用新型及外觀專利上崗培訓,目前維權中心通過外觀專利預審上崗12人、實用新型預審4人,知識產權師職稱4人,專利代理師資格1人。
開展系列快速協同保護主題宣傳,舉辦十周年推介會,發布維權中心十大案例,表彰古鎮燈飾十大專利企業、十大專利代理機構,發布商標公益宣傳片、《商標實務手冊》等,營造良好的知識產權宣傳氛圍。
全國第一來之不易,爭創佳績還要更努力!2022年,維權中心承壓前進,截至目前,全年任務進度條過半,除持續優化快速預審、快速維權業務外,已推動設立知識產權保護流動工作室、延續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規范化市場認定、知識產權競賽等工作,正加速推進實用新型試點驗收、第二批全國法治政府示范創建、知識產權運營中心籌建等項目,努力為古鎮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創新力量。
來源:古鎮燈飾傳媒公眾號
- END -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