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節能燈行業來說,在近年來房地產行業不景氣的背景下,節能燈產品市場供求關系發生變化。業內人士認為,供給側改革是節能燈企業必須要邁過的一道坎,一方面需要政府的有效引導,另一方面要企業主動適應市場形勢發展,及時調整企業生產經營戰略,創新供給產品、拓寬供給渠道、降低供給成本、優化供給服務,只有這樣才能突出重圍,實現節能燈發展的二次騰飛。
突破自我,從四方面入手:
1、拓寬供給渠道
供給渠道即營銷渠道,節能燈企業不要固守等客上門、跑市場、跑項目、招投標等傳統營銷渠道,要緊跟市場發展動向,尋找新的產品供給渠道。隨著“互聯網”的興起,越來越多節能燈企業開始探索“互聯網線上推廣實體店線下體驗”營銷模式。傳統的節能燈企業必須要充分運用互聯網思維,由終端消費者的體驗和感受出發,精心打造線上產品宣傳店和線下實體體驗店,讓消費者有耳目一新的產品體驗,一旦這種模式成功,必將大大提升企業品牌實力,為企業帶來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
2、創新供給產品
節能燈企業要及時瞄準市場產品的供求變化,不要將自己的業務范圍局限在節能燈加工等傳統環節,必須要加大產品的自主創新力度,開發出標準化、規格化、功能化和消費實用化的節能燈,讓節能燈產品滲入到普通消費者的日常生活。
3、優化供給服務
當前,節能燈產品同質化嚴重,消費者“貨比三家”的心理越來越明顯,企業要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得機會,企業的口碑顯得尤為重要。口碑來自于優質的產品和優質的服務。要提高服務質量,節能燈企業必須要從產品設計、包裝、運輸、施工、維護等環節處處為客戶著想,讓客戶感受到企業的真誠實意,才能為企業帶來良好的口碑和信譽。
4、降低供給成本
當前,勞動力成本、各項社保稅費越來越高是企業生產經營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降成本”已經成為政府推進供給側改革的重要任務。作為企業來說,不能靠等政策來降低成本,一方面要開發或引進先進生產設備和工藝,減輕對勞動力的依賴,降低產品的可變成本;另一方面要大力推進精細化管理,減少生產損耗率,加大廢物利用,努力把企業打造成為環保節約型企業。
總之,供給側改革對節能燈企業來說是一次市場的洗禮,也是一次難能可貴的機遇。它必將徹底改變傳統節能燈市場格局,讓勇于變革、敢于創新的優質企業有了“甩開”對手的機會,希望所有節能燈企業都能夠在這次改革浪潮中實現“鳳凰涅公式”,獲得新生。
- END -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