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作為植物照明光源具有促進植物生長、調節植物形態建成和節能環保等多方面優勢,可以廣泛用于植物栽培、溫室補光、植物組培、植物工廠以及航天航空等眾多領域,是未來植物照明光源的重要發展方向。然而,市場并非順風順水的,目前的LED農業照明市場還存在兩大難點需解決的。
LED農業照明應用難點一:盈利性
目前LED農業光照應用的難點在于盈利性,建立可持續盈利的商業模式非常重要。雖然安全環保、食品品質很受重視,但國內消費能力尚有限,LED在農業領域應用傾向于關注具有高附加值,比如育苗、觀賞性花卉、中草藥等高經濟作物,限于國內環境,很多相關企業轉向國外。
一方面,國內農產品欠缺一些好的、新穎的營銷體系,在市場競爭中,其實農副產品沒有把品牌、品質概念引入。“如果能夠有一種新穎的銷售體系,這種體系能把比如認證、品質、品牌引入進來,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區分蔬菜等級,對市場環境的培養很重要。”
另一方面,國內也需要提升現代農場的管理技術。與國外成熟的農場管理體系相比,國內的比如農業合作社等還處于粗放型管理的階段,從產出環節一直到銷售環節,中間也很少有保鮮等一些其他深層次的加工處理。國外一些植物工廠,比如大棚作物,投入非常大,但仍然有盈利或者微利,由于土地私有化,他們的土地成本很低,可以持續不斷地經營,投入更新光源設備等。相形之下,國內還處于農場管理的初級階段,管理技術也需要提高,很多農場的土地是承包形式的,很多農場經營主花大力氣投入的意愿不強,比起持續經營,更希望看到產品種一年、種一季就能收回成本,如此對設施農業的發展不利,產品在降低成本的過程中會越做越窄,未來是行業需要注意的。
LED農業照明應用難點二:成本價格
成本價格,投入與產出不成比例也是目前的難點。就投入來講,國內的投入并不高,國外的大棚種植常常投入非常高,管理體系也很成熟,從深加工到銷售,包括運輸儲藏,并沒有很多附加成本。國內這一過程,中間環節成本很多,也造成了農作物的成本很高,其實種植端的農戶收益并不是很高,有可能是利潤中最低的部分。在這種狀況下,LED光源雖然成本價格在不斷降低,相比傳統光源,仍然屬于高點。
據業內人士透露,植物工廠等目前盈利不利與成本有很大關系,前期投入成本高,而且運營成本高,比如電費,冬天取暖,夏天降溫的成本還有人工成本。另外,物流成本也高,不同于國外,國內的冷鏈系統并不完善,中間環節多,損耗率高,價格也高,成本的降低,還需要整個產業鏈的各個環節用心。
總結:半導體照明技術已發展到一定階段,農業與LED產業的跨界時代來臨了,各燈飾照明品牌商需要用心和堅持挖掘產業鏈的跨界價值,為客戶創造深度價值,堅持技術創新,實現價值最大化,長足發展。
- END -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