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食品安全這個話題可謂紅透半邊天了,有三鹿奶粉安全事件、肯德基使用過期肉事件、康師傅劣質油事件等等。全國的消費者都在聲討,我們都不禁懷疑到底周邊還有什么東西是真正安全的。而往往一個品牌一旦出現這些事件帶來的負面影響是不可估量的,這是比較可惜的,有時會讓一個企業直接退出了市場的舞臺。這些事件的造成原因有多方面,有企業的管理不夠嚴格,有國家的監管力度等等。
我們反觀燈飾照明業,其實也可以從上面所說的看到類似的地方,這是值得借鑒和反思的。雖然燈飾照明假冒偽劣產品很少,但是因為質量問題而不合格的產品不在少數,據國家質檢總局公布的數據來看出,LED顯示產品依然存在很多不合格產品。因為這些不合格產品帶來的安全事故也是頻頻發生。每一次事故的發生都是給行業敲醒一次警鐘。
因為這些現象,最終帶來的結果就是在國內外許多大型項目建設中,甲方都會指定采用國外知名燈飾照明品牌的LED產品,而不是可能性價比更高的國內LED品牌的產品。其實全球90%的LED顯示產品都是來自中國,但是在全球中國LED品牌卻寥寥無幾,為什么會產生這種情況不由得燈飾照明業進行反思。
據業內人士透露,其實在LED行業里并沒有產品是“真”或者“假”這種說法,因為LED行業相對其他傳統行業而言,還是一個比較新的行業,誕生才不過僅僅數十年,也就是因為這種“新”導致目前整個LED行業并沒有一個統一的行業標準,各家LED產商都以自己的產品來定義行業標準。最為關鍵的是,目前國家在對于LED產品的行業標準定義上也沒有一個目前的法規。同樣的一款LED產品每家企業的標準都不同,也是因為這種差異化導致目前市面上的LED產品存在很多劣質產品。
此外,國內的很多燈飾照明企業更注重利益營銷,主要看中利益,其次是品牌,最后才是品質。而國外廠商則更看重信譽和品質,第一是品質,第二才是利益,更注重口碑營銷。這些因素聚合在一起就導致了全球90%的LED顯示產品來自中國,但是中國LED品牌卻卻寥寥無幾。
從目前整個燈飾照明行業的形勢來看,國內市場還無法完全消化日益膨脹的產能,產能過剩的局面依然無法得到有效的緩解,燈飾照明品牌商只有走出去,開拓新興市場,進軍海外市場才能“活的更好”。
所以說作為每一家燈飾照明企業都應該“牢記初心”,不要為了蠅頭小利而傷害到整個行業,只有始終堅持產品質量第一的原則,才能打造屬于中國的燈飾照明品牌,這樣才能在如今的行業大環境下立足于海外市場。
- END -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