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因“煤改氣”等一系列政策,行業“量變時代”突然而至又驟然結束,當“政策紅利”消退,市場趨于平穩,行業發展亟待找出新方向。供暖行業進入2019年,法蘭克福ISH展吹起的“技術”風,從歐洲大陸吹向了中國。2019年燃氣供熱行業年會打鐵趁熱,主打“技術”議題,將這股風吹進了中國燃氣供熱人的心里,行業新方向就是技術。為此,青戈爾資訊旗下《供暖信息》報走進佛山市順德區杰晟熱能科技有限公司,與杰晟董事長盛水祥就行業發展新方向“技術”這個話題,展開一次深度對話。作為國內OEM的資深大咖,技術研發實力和產品生產工藝在國內行業首屈一指,杰晟出品的無論是燃氣壁掛爐、燃氣熱水器,還是落地爐、電壁掛爐、智能電采暖器、蓄熱式電采暖器、散熱片、全預混模塊爐等氣電產品及其相關配件,其產品工藝在業內工程市場、經銷商口中,皆有口碑。在行業方向大轉變的開局時期,聊技術與行業市場相關聯的話題,盛總是再合適不過的人選。
無論政策市場怎么變,產品是根本
眾所周知,今年一季度工程標較往年開得比較早,與盛總的對話就是從這個話題開始的。盛總表示,這是政府機關務實的表現,對生產企業來說是一個利好的現象,給工廠提供了足夠的生產準備時間,更加合理化生產!據了解,這些工程標杰晟也多有參與,針對工程項目的運營方式,盛總也從專業的角度給出非常具體的意見,“根據過去幾年煤改氣工程的實施,我們認為19年要提升售前、售后的培訓,不僅僅產品本身的質量要過關,因為這些工程部分會涉及原土暖改造,改造工程難以避免雜質過多的問題,所以安裝時的系統清洗及增加磁性過濾器很有必要”。作為一個技術迷,盛總的意見中始終繞不過技術。
問起對于“煤改氣”政策推出以來對行業市場的影響,盛總依然沒有豪言壯語,還是帶著技術人特有的質樸感,“總的來說煤改氣、煤改電都是新鮮事物,政府和工廠都在邊實施邊總結經驗教訓,相信會越來越好,政府政策以及工廠各方面的應對能力都會越來越好。”當問到新疆煤改電時,盛總認為全國各地的情況有著非常大的差別,新疆地區工業相對沒有內地發達,風電、太陽能發電等富余太多,因路途遙遠,輸送起來也不方便,就當地消化。但盛總同時也從技術角度指出,煤改電產品品種繁多,最終也要依靠摸索和實驗后才知道什么產品才是符合老百姓真正節能、實用、耐用的好產品。據他透露,杰晟針對“煤改電”項目,特別開發了幾款適合煤改電工程的產品,包括直熱式電采暖器、蓄熱式電暖器、電壁掛爐等,從外觀設計到材料適應性和功能適應性上都是針對性研發的。
三句不離技術和產品,這是對話中盛總給人最顯眼的特點,對于政策和市場的變化,他總結得也很簡單:無論怎么變,想要贏得市場,說到底還是看產品,還是看你的技術好不好。
以技術為行業新導向是明智之舉
提及剛落幕不久的2019年燃氣供熱行業年會,會議呼吁行業走技術路線,盛總對此非常贊賞,他說:“這些行業領導都是專業領導,都是這個行業的專家,問題看得非常精準。”據盛總介紹,杰晟公司十多年來一直非常注重技術研發,緊跟歐洲技術發展路線,2017年和2018年代表國內行業前端的全預混冷凝壁掛爐和模塊爐都有來自杰晟自主開發的產品,其開發技術范圍從產品結構覆蓋至控制器的研發和生產。據查,其該類代表性產品在近年幾個采暖季的使用過程中,節能減排效果都非常不錯。
對話過程中,盛總主動提起3月份的法蘭克福ISH展,他認為多能源并聯會是國內行業未來技術的發展方向。盛總指出,這種技術路線在歐洲已經實施多年,不過因為其安裝的場所要求比較大,整套設備相對比較昂貴,目前在中國大批量普遍實施可能還不具備條件,但是技術研發可以提上日程了,太陽能和傳統能源并聯的燃氣熱水器系統我們公司已經在立項開發,盛總透露。
據了解,作為一家以技術打天下的企業,杰晟在全預混產品的開發上也起步很早,早在2013年杰晟就開始研發全預混相關的技術,2016年已經完成小批量生產應用,2017年正式大批量投放市場。盛總介紹說,因為前期研發工作做得比較扎實,以及實驗工作也做得很到位,投放市場的大批量產品都反饋不錯,用戶普遍反映使用比較可靠。另外盛總也特別提醒,全預混產品的后期保養維護也是不可忽視的,并且在做技術研發創新的時候,要注意針對中國的使用環境,提高產品的適應性。對此,盛總分享了自己在技術研發上的心得:“做這種產品研發,從2013年到2016,近四年的時間,我們不斷在試驗,不斷在修改完善,直到產品合格達標了,一直到2017年才正式投放市場,好的市場使用反饋不是一朝一夕得來的,在技術這條路上沒有垂手可得這個事情。”
但盛總也指出,技術這條路雖然不容易走,但這是一條正路,長久之路,是一條讓行業可持續良性發展之路,紅利總有吃完的一天,但技術紅利吃之不完。“杰晟在技術上的堅持,已經開始吃到甜頭,我真誠希望行業更多同仁能加入進來,為行業發展得更好一起努力,水漲船高嘛,行業好,大家會更好。”
針對行業未來,在訪談尾聲,盛總也給出了自己真誠的看法,他認為:“由于煤改氣政策的出臺,行業蛋糕大了,新涌進來的新廠家非常多,特別是2017年井噴式的增長和2018年斷崖式下跌2019年乃至以后競爭會越來越殘酷,作為生產廠家,我們要守住底線,要保證技術含量,保證產品的質量安全,保證產品的售前、售后服務質量。”話是老生常談,但大道至簡,行業確實是到了要下“苦功夫”的時候了。
- END -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