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是消費者維權的重要依據,但商家為了確保利益,擬定的合同中通常存在欺詐現象。現在櫥柜行業糾紛甚囂塵上,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消費者掉進商家的合同陷阱。中國櫥柜品牌專題的小編建議消費者在選購櫥柜時,一定要重視簽合同環節,掌握主動權。
新行規規范合同
櫥柜與一般家具在生產、銷售、安裝上區別較大,其他家具行業標準給廚房家具糾紛的解決帶來了很大困難。為此,原國家輕工業局引用國內外相關標準以及部分歐共體關于廚房的協調尺寸、安全性能要求和檢驗方法標準,早在2002年5月就實施了廚房家具的行業標準。標準囊括櫥柜設計生產中諸如尺寸、外觀、耐熱、耐酸堿、耐老化、耐磨要求和結構強度、耐久性等性能要求的基本標準。且對櫥柜的阻燃性能、衛生要求以及容易產生糾紛的售后安裝和消費者關注的櫥柜材料有害氣體釋放量進行了全面規定。
雖然櫥柜的行業標準只是推薦性標準,沒有強制性和約束力,但一旦發生糾紛,消費者是能根據這一標準到相關的檢測單位進行檢測取得證據的,并以此取得訴訟主動權。
簽合同補充細節
簽合同應注意細節,在此標準第3頁(櫥柜的主要尺寸深度要求)、第4頁(櫥柜的材料要求和有害物質限量要求)、第5頁(櫥柜的金屬件外觀以及飾面外觀要求)的備注中,分別注有“有特殊要求的廚房家具,其尺寸要求由供需雙方協定并書面明示”“有合同要求的按合同要求處理”“該要求僅對合同明文規定有效”這樣的補充條款。
標準規定:櫥柜所用材料應與標識一致;外表及存放物品部位的木材不應有樹脂;材料中的甲醛釋放量應小于或等于5mg/L;金屬件外表不應有銹跡;底柜前緣應進行適當的防水處理,以免水泄在面板上;后面應配有擋水板;有特殊要求的廚房家具,其尺寸要求由供需雙方協定并書面明示,除了尺寸是根據自家廚房進行改動而安裝的,櫥柜要在合同中標明尺寸外,其他整體櫥柜尺寸應按標準中標示的尺寸執行。
小編建議消費者對合同要認真閱讀,查找合同中是否有諸如櫥柜的金屬件外觀以及飾面外觀要求的漏項,并要求廠家進行補充。
我們如何維權?
消費者遇到櫥柜質量問題后,首先應根據廠家承諾的售后服務和“三包”內容與廠家協商解決;若不能達成共識可向購買產品的市場提出投訴,要求市場追究廠家責任,促使廠家履行售后服務;若仍不能解決,就可到各級消費者協會進行協調解決;仍然協調未果的,可到質量監督檢驗站進行檢測取證,并向法院對廠家提起訴訟。走好這四步維權路,被商家欺詐也可合理維護自身權益。
- END -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