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調價視為理所應當 是企業的悲哀
仔細分析可以發現,發通知“大張旗鼓”漲價的,多數是中小規模的企業,大品牌、大企業公開發《調價通知》的比較少。其中原因是中小企業的產品附加值低、現金流緊張、原材料采購成本相對偏高,抗風險能力比較差。無非一句話——不漲不行,不調價的話企業很難維持運轉。在漲聲一片的時代,經銷商似乎慢慢習慣了“再不下單就漲了”的說辭。有些人積極備貨,也有些人不以為然。而在衣柜廠家這一邊,也出現兩種分化:有人為漲價感到憂慮,有人則因漲價竊喜。
為漲價憂慮的工廠,其思維容易理解。沒有品牌附加值,衣柜企業的成本幾乎沒有其它的轉嫁余地,所謂“一分錢一分貨”,如果企業承受不住漲價的壓力,必然要以犧牲品質為代價。這樣一來就難免加劇惡性循環,品牌建設更無從談起。因此,有些衣柜企業老板提起漲價就憂心忡忡,這大概是一種很本分的制造思維的體現。但令人遺憾的是,也有不少企業,在漲價潮之下,將調價看做“理所應當”,面對經銷商態度強勢,這是衣柜企業的悲哀。
漲價不是強者表現 不宜大張旗鼓宣揚
在目前行業的環境下,原材料漲價已是不可避免。對于衣柜企業來說,這是與客戶共度時艱的時刻。廠家與經銷商,是否屬于利益共同體?如果是,衣柜廠家應盡可能為經銷商著想,比如,哪些產品在當地更加暢銷?庫存應如何優化?思考與經銷商一起在危機中走出一條路。衣柜企業若只是把經銷商當做“客戶”,只想著如何從經銷商那里獲得更多利益,那么,不僅連經銷商是否會為“調價”買單都是未知數,甚至有可能導致經銷商對廠家喪失信任,轉而選擇其它實力更大、體系更完善的品牌做代理。
因此,外部原因造成經營成本上漲而不得已的漲價,對于衣柜企業來說,實在不宜大張旗鼓地宣揚,更沒什么值得驕傲。無非是告訴別人,自身企業抵御外部風險的能力沒那么強,品牌目前還無附加值可言。漲價不是大品牌的表現,強勢品牌價格調整是一種戰術,哪怕有一天要打價格戰,也是計劃好的打法。
漲價是一種市場行為,消費者會用腳投票,而市場則是最好的法官。衣柜企業在上調產品價格的同時,還需多加反思自我,畢竟品牌價值才是抵御市場外部環境的利器。
- END -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