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知識產權保護企業聯盟在北京舉行了“呼吁嚴格依法打擊假冒注冊商標罪案件通報會”,這無疑是對時下熱衷于模仿、山寨的企業發起了討伐戰書。大家都知道的一點是,在國內衣柜行業的山寨產品加劇了企業之間的競爭,同時還損害了許多知名衣柜品牌的利益。所以,只有國家加強品牌保護,企業加強專利意識,大力打擊和處罰假冒偽劣行為,衣柜行業才能向更健康的方向發展。
行業問題眾多 衣柜品牌需加強專利意識
隨著各行各業打假維權及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的提升,打假維權案件一經傳播就引發了眾多關注。從企業被曝出的問題可以看出,一方面是作為市場主體的企業,在產品的研發制造和生產中沒有嚴格按照相關標準生產;但另一方面,也從側面反映出了整個行業發展中的問題:國家標準的缺失、檢測認證體系不完善、市場混亂、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等。當然,也不排除部分衣柜品牌缺乏自主專利,盲目抄襲所致。
消費者購買衣柜產品,除了是對樣式、材質的喜愛,也是對品牌內涵和制作工藝的認可,更多的是對安心與健康的向往,而這時一些著名衣柜品牌就極具優勢了,他們通過長時間打造出來的品牌形象,不是一般品牌能比的。而山寨品勢必為了追求利益以次充好,極可能帶來甲醛超標等安全隱患,在質量上也無法達到相關標準,一旦出現問題,根本沒有售后保障。正品出手對仿冒者進行還擊,其實并不在于給某幾件產品正名,更深層的用意在于,讓更多人意識到,衣柜行業應該對專利權的保護有更深刻的認識,開發專利、自主設計才是良性競爭的王道。
保障衣柜企業權益 國家加強知識產權保護
從前,衣柜企業在面臨侵權問題時,由于流程繁復冗雜、投入時間和金錢太多,被抄襲的衣柜品牌往往選擇“放棄”。因此,我國衣柜品牌企業既要付出巨額的科研投入、設備升級、宣傳推廣費用,又要投入巨額財力打擊假冒產品。很多衣柜品牌企業都非常擔憂目前司法保護知識產權力度不足、假冒產品橫行、地方保護主義嚴重、執法力度不強。長此以往,由于打擊力度不足,品牌企業終將因利潤低微、科研投入不足被拖垮,成為“劣幣驅逐良幣”的悲劇故事,國內眾多知名衣柜品牌都不同程度地深受其害,這對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強國建設是十分不利的。
如今,隨著我國明確將知識產權的十三五規劃納入到了國家十三五的重點專項規劃當中,這也是知識產權的規劃第一次進入到國家的重點專項規劃。國家對知識產權的重視及相關法律的完善,促使一些被侵權的衣柜企業紛紛拿起法律武器開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由此,相信衣柜企業的維權之路將平坦不少。
- END -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