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則新聞:深圳某市民因洗手間熱水器突然爆炸而被燒成了重傷。在即將到來的“五一”小長假,發生這樣的事故,是令人覺得痛惜的。據說此居民的熱水器才買了兩個月就出現這樣的事故了,除了不排除使用不當的原因之外,也很有可能是熱水器本身質量的問題。其實先不管事故緣由是什么,縱觀我國眾多的制造行業里,產品質量問題一直都是值得去重視的,需要重視就說明它有缺陷了。雖然沒有哪個行業能真正做出完美的產品,但是起碼我們要恪守高質量底線,把努力提升產品質量作為企業的責任,熱水器行業也是如此。
目前來講,熱水器的市場前景是好的,隨著我國人們生活水平不斷的提高,城市化進程也不斷加快,在未來的一段時間了熱水器市場都呈現出了很大剛性需求量。而近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印發貫徹實施質量發展綱要2016年行動計劃的通知》,旨在把提升產品質量布局成為國家戰略的一種,組織實施消費品質量提升工程,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那么,為什么國家如此重視這個問題呢?
一,提升產品質量,有助于推動中國制造升級,打造經濟新引擎。過去在短缺經濟時代,企業只要生產出產品,就不愁銷路,企業因而變得急功近利,不顧質量提升,導致中國制造淪為低端產品的代名詞。步入過剩經濟階段,企業之間競爭日趨激烈,制造業生產成本抬升,中國制造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因此,必須加快利用市場的倒逼作用,促使中國制造提質增效,增強消費者信心,推動消費經濟增長。
二,改善產品質量,是推動供給側改革、引導市場需求的重要抓手。當前,我國排浪式消費階段逐漸結束,個性化、多樣化的消費模式崛起。此時改善產品質量顯得尤為迫切,只有從供給側下手,生產出過硬的產品,才能真正適應中國消費需求變化的方向。
三,推出國產品牌,讓老百姓把錢留在國內花,可激活國內消費潛力。國家統計局網站數據顯示,2015年全年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6.4%,比上年提高15.4個百分點。雖然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增強,但近年興起的“海淘熱”讓人驚訝地發現,每年有上萬億的資金流向國外購買物品。當出口趨冷、投資作用下降時,如何留住國內資金,喚醒國內的消費潛能,無疑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另外,對中國現代企業而言,工匠精神卻顯得十分不足,這進而又影響了企業的長遠發展。有數據統計,中國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僅2.5年,集團企業的平均壽命僅7-8年。而全球超過200年的企業,日本有3146家,德國有837家,荷蘭有222家,法國有196家。
從先前的國人“海淘”的消費者行為就可以看出,我們的購買力在流失,很大一部分人對國產產品失去了信心,這是相當不利于任何一個制造業的發展的,也不利于國家經濟的增長。所以說,從熱水器企業的角度來講,想要贏得更多消費者的信心,企業們一定要切忌投機取巧,剔除僥幸心理,堅持品質領跑的原則,堅持弘揚工匠精神,打造出真正的實力品牌。
- END -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