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農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向松祚在北京發表的演講,直言"中國經濟的結構性問題非常嚴重",這對衛浴行業來說算是一種警示。近幾年,衛浴行業發展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鐵三角鏈條上的賣場、工廠、經銷商幾乎同時陷入低潮困境,這與行業結構畸形化發展有很大關系。
賣場租金水漲船高 成本結構不合理
一談起家居賣場的租金成本,衛浴經銷商的第一反應便是高,特別是在一線城市,有些已經達到每平米兩三百的高度了,且大城市往往有不少全國連鎖賣場,因而,行業有句調侃語,"全國家居賣場每進入一座城市,特別是三四線城市,該地的賣場租金勢必會上漲10-20%"。
多數衛浴經銷商表示,"不斷上漲的租金簡直把人逼死"。從這兩年新聞屢次報道的負面消息來看,已經有不少衛浴經銷商群體"光榮出局"。此外,裝修成本、用人成本等逐年上升也是市場低迷的環境下令經銷商頭疼的事情。
行業跟風泛濫成災 產品結構不相宜
衛浴行業跟風現象普遍,已是司空見慣的了,產品同質化泛濫就是其中最突出的表現之一。往往是某一品類或者風格盛行,大家便蜂擁而至,爭相模仿,從設計、生產、觀念等方面的具體運作都能體現出這種趨勢。
首先,從產品的第一步"設計"開始,企業鮮少真正投入成本去培養、壯大設計團隊,多是領導人對衛浴有一定的了解,從而擔當起了設計師的重任,而缺乏系統的思維體系和操作實踐,長遠來看,這樣的產品設計不具備強硬的競爭力,且有不少企業習慣于抄襲別人的現有成品,"拿來主義"練得"如火純青";其次,企業生產優質產品是天職,可實際上市場質量不過關的產品多如牛毛,更有不少企業領導人由于涉足其他領域,自己的本職工作應付了事,精力分散便很難真正做好一件事兒;再者,衛浴人跳不出思維的框框架架,容易局限在傳統的"一畝三分地",往往是大家坐在一起嘮嘮,沒幾句話就走到了一起,"真理"也因此而生。
在終端銷售、展示渠道方面,賣場無序擴張需要大量的經銷商及衛浴品牌去填補空缺,于是加入到這個行業的人越來越多,門檻越來越低,同質化產品"紛塵而上",設計風格大同小異,甚至在展會同一展館不同展廳出現同一款產品,成了整個行業的笑話。
同質化、結構畸形的道路不利于行業長遠發展,衛浴行業由于產品屬性及進入門檻都比較低,抗體較弱,大環境稍微有變動便有眾多中小企業批量倒閉。發現問題不可怕,發現之后卻不解決才可怕,衛浴企業積極變革才有前途可言。
- END -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