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數據顯示,歐美國家的智能鎖普及率已超過50%,而日韓等亞洲發達國家普及率更是超過了70%,而我國的普及率確不足3%。現在,在中國市場上智能鎖也是琳瑯滿目了,不僅國內各大鎖具品牌紛紛搶灘智能鎖市場,就連國外知名大企業也紛紛覬覦中國這個尚處于藍海的市場。
而我們消費者面對智能鎖產品時,總是糾結該應該怎樣選擇?在很多人眼里,洋品牌,高品質、高逼格;而國產貨呢,山寨偽劣、鄉土氣。為什么消費者會有這樣的認識?中國智能鎖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哪些差距?
一、標準不完善
我國現在的智能鎖行業標準是2001年發布實施的GA 374-2001,算來已經有16年,顯然難以適應市場發展。而且,中國防盜門標準也存在較大缺陷,例如鎖孔大小、安裝位置等都沒有統一的規格,所以導致市場上出現各種規格的智能鎖產品,這對我們消費者來說是難以自己安裝的。而歐美則有完善、嚴格的相關標準,智能鎖均有統一的尺寸、鎖芯、鎖體等相關規定,因此不同鎖具品牌之間的互換性非常高,這一點還需國內鎖具企業共同努力,以及呼吁推動國家相關標準的完善。
二、中國鎖具企業尚且缺少工匠精神
目前,全世界都在討論工匠精神。然而中國企業所謂的工匠精神,通常是濺上了一些吹捧的口水,點綴了一些浮華光暈,卻并不容易榨出幾滴真正的熱忱。我們都知道德國人的工匠精神是以嚴謹、精益求精以及實用主義為內涵。而中國鎖具企業正好缺少這樣的嚴謹、精益求精和使用的工匠精神。很多鎖具企業甚至以低質低價為競爭優勢爭奪市場。所以,中國鎖具企業要做好智能鎖產品,工匠精神是不可少的。
三、外國產品以實用為主,中國產品太過花哨
經常出國的人可能會發現,美國、德國、日本及韓國等發達國家的智能鎖產品,追求的都是實用和便捷,更注重人性化設計;而中國鎖具企業則是想方設法地加入各種各樣的功能,把什么煙感、水感等本該是智能家居才有的功能,統統往智能鎖身上裝了,這顯然違背了鎖具智能化的初衷。因此,智能鎖要贏得市場,就必須要回歸本質,做一把實用、安全、可靠、便捷的智能鎖就行。
四、外國鎖具企業更專注,國內企業喜歡多元化
在外國很多企業只專注于一個行業,甚至上百年的企業亦都如此,而中國企業則不然。中國企業一旦有了資本積累之后,總想著多元化發展,想著如何上市。所以目前很多中國鎖具企業真正專注于智能鎖行業的不多,搞副業的卻不少。一些國內鎖具企業不僅生產智能鎖,還從事餐飲、地產、金融等行業,所以難以專注于鎖具產品,把智能鎖做到精益求精。
五、中國鎖具企業缺少創新精神,抄襲成風
實質上國外指紋鎖在行業沉淀、發展形態和市場普及都比中國的好,在很多方面都是中國鎖具品牌的老師,為國內鎖具品牌模仿學習,比如款式設計等。中國指紋鎖的外觀一直崇尚日韓風格,而這種現代時尚的風格也更受消費者喜歡。僅三星就已被眾多中國企業抄襲了無數次。
總結:當然中國鎖具企業也有自身的優勢,比如性價比、安全性等方面都優于國外品牌的。但如果中國企業做得再精致一點、再人性化一點,將更多工匠精神融入到鎖具行業,超英趕美還是有希望的。
- END -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