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陷阱威脅消費者合法權益
縱觀我國網絡消費市場,7億網民,4.7億參加網購,這種新業態已成為了鎖具等家居消費者進行購買行為時的重要選擇。但是,時空分隔、虛假宣傳、先提價后降價、假冒偽劣、投訴難、退貨難以及各種不正當競爭、泄露個人信息等問題卻深藏其中,無不威脅著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網購投訴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
目前,網購鎖具等家居產品投訴問題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一是低價陷阱,部分商家為了滿足網購消費者低價需求,提供所謂的鎖具廠家網購專供、特供產品,實則為偷工減料、降低品質、縮減成本,以維持所謂‘低價’。二是假貨陷阱,在電商平臺銷售‘三無產品’、假貨,以次充好,沒有國家的各類規范認證,以所謂超級特價博得眾人目光。三是服務陷阱,很多電商沒自己的售后服務力量,只管賣不管安裝,在鎖具等家居產品的安裝、維修、保養等問題上,電商與廠家互相推諉。四是促銷陷阱,號稱大促銷,但限時限量,特價數量少,快售罄,消費者根本來不及購買;或者虛標商品原價再打折,營造優惠假象。
網購鎖具投訴中假貨陷阱最為突出
在網購鎖具等家居消費投訴案例中,假貨陷阱算是最為突出的了。這里的“假貨”,有的是實實在在的假貨,有的則可理解為質量上的“假”。例如,某個鎖具商家宣傳時夸大產品的性能,但消費者實際使用過程中發現并不是如此,存在很大偏差。另外,商家不及時送貨或者在送貨過程中出現磕碰,也是消費者投訴較多的點。
我們都知道,網絡商家和消費者是直接面對面的關系,其便捷性提升了大家的消費體驗。但同時,線上鎖具等家居商家魚龍混雜,相關政策法規還未完善,監管起來問題也多。因此,消費者在網絡消費時要更加謹慎。
- END -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