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賣出去的每把鎖上面都有我的微信二維碼,有問題可以24小時直接聯系我。”
一位經銷商談到“如何溝通并解決消費者的售后服務問題”時說微信是一種高效的工具。事實上,微信作為打造私域流量的平臺,在售前也發揮著巨大效用。
當下,很多曾經咨詢過智能鎖產品但沒有最終購買的顧客,反而會成為購買幾率最大的潛在客群。因此,很多代理商、經銷商會把“成功留下顧客微信號/手機號”或“添加顧客的微信數量”,作為店員業績考核的標準之一。
但僅僅有了顧客的微信號,就一定能成交訂單嗎?其實朋友圈那些撲面而來的模式化、機械化的發布微商式廣告,反而會弄巧成拙,引起顧客的反感,最終流失客源。但是,仍有一些經銷代理商或是銷售員在重蹈微商的覆轍。
因此,小編將為大家帶來一種朋友圈營銷新思路,幫助大家成功“拿下”微信列表中的潛在客戶。
一、如何管理朋友圈?
對于智能鎖銷售人員來說,朋友圈管理的本質就是給好友列表分類,進而針對性的展示信息。因此,銷售人員與顧客溝通的過程中,應獲得相應反饋,了解顧客潛在屬性,并以此為依據,進行標簽化設置管理。以下為標簽分組示例。
(一)根據客戶購買意愿設置分組標簽
1、好奇者:無購買意愿,但對產品有一定的好奇心。
2、意向者:傳統機械鎖使用場景中遇到頗多問題,更換意愿強烈。
3、新房者:新房裝修,有意愿更換智能鎖。
(二)根據接觸渠道設置分組標簽
1、門店客戶:進店但未成交。
2、社區客戶:小區推廣過程中表露意向。
3、口碑客戶:老客戶推薦且已有接觸。
(三)根據年齡角色設置分組標簽
1、90后:追求新鮮事物。
2、80后:具備購買能力。
3、70后:關心孩子和老人出入家門的情況。
(四)重點客戶可設置“VIP”標簽跟進
設置分組標簽進行管理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用戶的屬性標簽并非一成不變的。銷售人員可以關注客戶朋友圈展示的生活狀態,如好奇的夫婦,買了新房后,就有了雙重屬性,計劃購買智能鎖的可能性也會大幅提升。
當然,僅僅關注客戶的朋友圈還是不夠的,也要花時間與客戶進行溝通。在實際的朋友圈管理中,還將有更多精細化的分類方式,銷售人員需要在實踐中逐步積累。
二、朋友圈應該發什么內容?
分組標簽完成后,下一步需要思考的,則是讓潛在客戶通過朋友圈看到何種訊息。為了更好的維護客戶,轉化資源,需要明確的是微信朋友圈不能成為一個無情的“廣告機器”,而是要發布有人情味的內容,即輸出人格魅力、打造人格化IP。以下為內容分類。
(一)生活/娛樂/社會熱點新聞
此類內容可以讓客戶多了解自己,真切的作為一個充滿喜怒哀樂的銷售角色,而非廣告機器。
(二)智能鎖產品專業知識
此類內容可以強化自身的專業感,為客戶帶來可信度。
朋友圈發布內容示例
(三)生活類專業知識
此類內容可以幫助用戶解決生活中遇到或潛在存在的問題,推動用戶關注你發布的產品相關信息。例如,對于“新房者”,銷售人員可以分享“裝修注意事項”、“裝修案例分享”等內容。
(四)個人銷售業績
此類內容可以傳遞出門店的受歡迎程度,讓客戶感受到你是專業可信,備受認可的。
(五)客戶服務經歷及優質反饋
此類內容表現為,將線上線下幫助客戶解決問題的情形和結果,以及客戶表達謝意的微信消息,以文字加圖片的形式展示出來,打造出優質服務商的顧問形象。
(六)最新行業資訊
此類內容指智能鎖行業的政策變化、代理品牌的相關資訊、市場前景等,體現自己深耕行業的決心,并讓用戶感受到智能鎖產品的購買使用已成大勢。
(七)活動促銷信息
此類內容可以刺激潛在客戶的購買欲,帶來有效溝通的可能性,實現成功簽單。
真正利用好微信,將朋友圈變成智能鎖營銷工具,投入大量的時間及精力是很有必要的。但做好微信營銷,也并非是一勞永逸的事,經銷商想要提高銷量,提升智能鎖區域市場話語權,關鍵還在于以過硬的產品質量及代理品牌的扶持政策為支撐。
對于智能鎖產品,保仕盾作為一家技術研發型企業,經過近百人的研發團隊的技術積累,產品已經走向成熟。作為行業前行者,我們不僅審慎對待行業的一切變化,也不斷用研發實力和核心技術優勢不斷打破產品壁壘,讓消費者安心使用每一把智能鎖,并成為經銷商值得選擇及信賴的伙伴。
與此同時,在同經銷商攜手并肩的過程中,保仕盾也將不斷貫徹落實八大扶商政策。通過“免費培訓支持”、“店面設計支持”、“裝修補貼支持”解決經銷商初始經營的困難;通過“免費樣品支持”、“售后無憂支持”政策,幫助經銷商降低開拓市場的成本,提供優質的后端保障;通過“終端廣告支持”、“宣傳物料支持”、“營銷策劃支持”等政策,讓經銷商充分的深入市場,擴大訂單增量。
智能鎖經銷商想要實現渠道社群化之路,其核心則在于效率和信任。雖然在營銷過程中無法做到面面俱到,但必須把握關鍵,才能順勢而為,才不會風雨飄搖。
未來,保仕盾與大家同在!
- END -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